這可能是自皇家海軍成立以來最大的醜聞。
《劫掠令》不算,那時候皇家海軍還沒有成立呢。
即便連「皇家」都不配使用的英國陸軍,在面對強敵的時候,也從來沒有犯過這種錯誤。
英印部隊不算,那是殖民地僕從軍。
德國公海艦隊對於皇家海軍來說也不算強敵,「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2900噸,最大穩定功率15萬匹,最快航速30節。
「約克公爵」號1941年11月4日建成服役,滿載排水量42000噸,動力11萬匹,最快速度28節,裝備有兩座四聯裝356毫米主炮和一座雙聯裝356毫米主炮。
滿載排水量46700噸的「華盛頓」更強大,3座三聯裝406毫米口徑主炮,堪稱全世界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
剛剛建成的「勝利」號航空母艦可以搭載33架戰機
皇家海軍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信誓旦旦宣稱打擊艦隊不管是在遠程還是在中近程,都有輕易摧毀「提爾皮茨」號的能力……
實際作戰中打擊艦隊卻被浮冰阻攔,無法在既定的時間抵達戰場,約翰·托維甚至都沒有嘗試克服困難,就這樣輕易將pq-17放棄。
龐德上將是一位參謀出身的高級軍官,並不了解北極航線的具體情況和北極海戰的實情,他紙面操作的經驗遠多於實際作戰,面對困難同樣沒有迎難而上的決心。
戰鬥爆發時,相關海域的海水溫度極低,很多水手落水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凍死,只有極少數水手倖存,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凍傷留下終身殘疾。
「這是皇家海軍自從成立以來最大的恥辱,我們投入巨資打造,曾引以為傲的海軍就這樣放棄了任務,拋棄了他們要保護的人,將手無寸鐵的商船和水手留給殘暴的德國人,下達逃跑命令的人必須要追責,他們要為那些無辜死去的人負責,此後餘生都應該為此懺悔」
《泰晤士報》在戰鬥結束後這樣說,矛頭直指約翰·托維和達德利·龐德。
「那些英勇的水手值得尊敬,他們在被拋棄之後依然決定向俄羅斯港口駛去,即便前方航道上佈滿德國人的潛艇和轟炸機,德國人沒有嚇住我們的水手,卻嚇跑了強大的皇家海軍,我們不禁要問投入巨資打造皇家海軍有什麼意義,當我們的水手在最需要皇家海軍的時候,皇家海軍卻主動逃跑,他們玷污了『皇家』的榮耀,應該將『皇家』收回」
《晨郵報》措辭嚴厲,這簡直就是恥辱,不可原諒。
「我們正在調查災難發生的原因,發生這種事我們很遺憾,當時情況很複雜,皇家海軍並不是懦弱畏戰,他們有不得不撤退的原因」英國戰爭部的生命不疼不癢,馬上招致更多的攻擊。
「是的,他們確實不得不撤退,因為他們被德國人嚇破了膽,就算有一頭北極熊出現在冰面上,也能造成不亞於德國艦隊來到的恐慌。」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英國國會議員這樣評價戰爭部的聲明。
「所以皇家海軍拋棄英國國民的行為是可以原諒的,大概在某些人眼中,花費巨資培養的高級軍官,價值遠遠大於每個星期只賺5英鎊的水手,從薪水上來說似乎是這樣,可是軍官的價值如果不體現在戰場上,難道體現在娘們的床上嗎?」
《太陽報》已經開始體現出三句話必有下三路的能力。
馬上就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特殊行業從業者接受媒體採訪,聲稱從此以後不再接受來自皇家海軍從業人員的生意。
以上都是來自媒體的反饋。
來自英軍內部的分歧更嚴重。
很長一段時間內,陸軍得到的資金遠低於海軍,甚至還不如空軍。
現在皇家海軍爆發醜聞,陸軍不僅不幫忙反而落井下石,趁機要求裁剪海軍的軍費,將更多經費傾斜到陸軍。
每年花費超過百分之七十的軍費造軍艦有啥用?
皇家海軍的實力已經遠超德國公海艦隊,可是當戰鬥爆發的時候,皇家海軍卻沒能表現出應有的戰力。
以前海軍還能用封鎖德國沿海港口,掩蓋海軍能力受限的事實。
pq-17可是發生
2210 餘波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