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群人快步上前,一個身穿着西服的筆挺年輕人越眾而出,迎向了楊元釗,他面容英俊,可是眼神之中,透着難以言明的堅定。
年輕人的名字叫張召忠,留學英國,學的是經濟,這個在歷史上並不出名的人物,是通過渠家的渠道找到的,作為中國少有經濟學學士和工業學士,他所學的專業,本就是應該在大型聯合企業之中的,可惜這個時代,在中國沒有這個傳統,他在回國之後,擔任了布政司的幕僚之後,就回歸鄉間,或許,幾年之後,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地主,太平紳士,可是轟轟烈烈的時代到來,當知道西北興建鋼鐵廠之後,他丟下了家業,直接的前來,在鋼鐵廠籌建的中後期,還有整個鋼鐵廠興建**的時候,表現出色,可以說,整個鋼鐵廠的建築規模,從原來的一兩個高爐開始,到現在,依次的全面鋪開,跟他的力主是分不開的。
事實證明,張召忠的方法是正確的,最然,第一座高爐的投產時間,從原來五六個月之間,推移到了現在,可是在半年時間之中,形成鼎盛的生產能力,依次來訓練工人來說,他做的非常好的。
用10年時間興建一個400萬噸的大型鋼鐵廠,和用兩年的時間之中,建設起一連串的高爐,然後慢慢的推進,發揮產能,這其中的差別,楊元釗非常的清楚,時不我待。現在已經是1909年了,距離辛亥,還有兩年的時間,距離一戰,也只有不到5年的時間,如果不能超越常規的發展,中國,說不定就會錯過這個崛起最大的機會。
正是張召忠的出現,讓楊元釗的眼睛,不再放在歷史上的成名人物上面。時勢造英雄和英雄造時勢。兩者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混亂的中國,造就了不少的英雄,也毀掉了不少英雄。就好比早期的留美學童一樣。三批120個。最終學成歸國的不多,大部分都中斷了學業,除了容閎。詹天佑,唐紹儀等少數出色,其他的,大多數都埋沒在了歷史之中,而從1875年之後,留學國外,更多的變成自費,有楊悅這樣的晉商子弟,也有官宦人家和小地主出身的,甚至後世發展到自費的普通家庭,通過勤工儉學來留學。
這麼一個開眼看世界的龐大階層,又有多少,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更多的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埋沒在了歷史之中,張召忠就是其中一個,經濟學和工業學的雙學士,這在國外,也是屬於頂尖的人才的,可是回到了國內,卻沒有絲毫的用武之地,如果不是楊元釗的出現,如果不是鋼鐵廠需要這個懂得國外的工業和經濟的人才,他說不定,就只是一個開明地主,未來,說不定在軍閥混戰之中,就會因為家財的關係,被幹掉。
歷史在這一刻改變了,因為張召忠的巨大貢獻,一定程度上面,鋼鐵廠有現在的景象,得力於張召忠的出色表現,所以楊元釗力排眾議,把張召忠推到了鋼廠副總的位置之上,僅在劉澍之下,因為劉澍更多的時間之中,是處理整個包頭商會和包墾公司的事物,一定程度上面,張召忠等於說整個鋼鐵廠的負責人。
張召忠年紀不大,只有29歲,比劉澍和楊元釗都要大一些,可是在別人的眼裏,卻是一個青年,鋼鐵廠不是一個小數目,僅僅是現在的投入已經超過4500萬美元,本身是3000萬,後來大幅度的鋪開,十幾個煉鋼高爐一起興建之下,投入的成本大幅度的攀升了,達到了4500萬美元,幾乎是9000萬的銀元,這個數字,可以說極為龐大,1900年的辛丑條約,才賠償多少,還是分了幾十年賠償完畢,那可是代表着中國的中央政府啊。
龐大的投入,楊元釗二話沒說就接下來了,因為有了**個月的緩衝時間,其他的晉商,雖然拿出來有些困難,卻沒多大問題,最多就是本身想買的東西,或者想擴張的企業,暫時不去想了,等於整個包頭大部分的力量都傾注在煉鋼廠之中,眾所周知,鋼廠是很多工業的基礎,就算只是生產一些農具,或者普通的用具,都可以獲得數倍紅利,更何況是楊元釗決定,在包頭推動機器製造,那可是超乎尋常的利潤。
張召忠向着楊元釗匯報了,過去一兩個月之中,煉鋼廠的發展,特別是這一座高爐,預計是在半個月之後完工的,因為工人們的努力和一切順利,終於,在進入9月的第一個星期,完工了。
「專家們怎麼看?」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