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好消息,楊元釗一陣的興奮的,旁邊的楊世勛搖搖頭,這個年輕人,看起來毛毛躁躁的,沒有三兄說的那麼出色,老於世故的楊世勛沒有多說什麼,不動聲色的跟着出去。
臨走的時候,正好碰上了吃完飯回來的楊悅,見到楊世勛和楊元釗要出去,就問他們去哪裏,聽說了去漢陽鐵廠之後,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他不喜歡鋼廠之中的氣息,那是一片冰冷的鋼鐵,沒有任何的生機,藉口回去休息,沒有跟上去,楊世勛帶着楊元釗,乘坐着馬車去向漢陽鐵廠。
漢陽鐵廠,位於現在的漢陽城郊,這個時代的城市,跟後世的縣城差不多,只有幾條熱鬧的街市,漢陽比那些縣城大一點,最多多了幾條街而已,馬車也就是半個多小時,就穿過了整個漢口,抵達了漢陽鐵廠。
漢陽鐵廠,就在漢口的龜山之下,綿延十里廠區,分佈着十數個巨大的煙囪,現在煉鋼爐6座,煉鐵爐3座,設計的產量很高,可是從投產到現在,連基礎的產量都沒有達到,更別說超額了,現在看來,工廠似乎開工並不足,最少,十數個巨大的煙囪之中,冒煙的只有一半,也就意味着開工的只有一半。
楊元釗的目的,只是煉鋼爐和煉鐵爐,這也是鋼廠之中最重要的東西,他看不上漢陽廠幾十年前的高爐,真的開啟白雲鄂博大型鋼企,恐怕就要在這個基礎上改造了,現在的中國,工業一窮二白,要首先解決有無的問題,才能夠考慮提高,這也是到了漢陽的根本原因。
作為機械工程師,楊元釗沒有接觸過煉鋼,可二十一世紀是諮詢大發達的時代,承受着諮詢大爆炸之後,哪怕是常識,也知道很多的,煉鋼一般分平爐和轉爐。平爐投資巨大,生產量低,適合煉製大型鑄件和水壓機軋鋼,轉爐投資小,效率高,適合比較小批量,或者高質量的鋼材生產,到了21世紀,伴隨着電子化和技術改革的深入的,大部分的煉鋼廠,都是轉爐。
楊元釗很清楚,暫時,他是沒有辦法製作轉爐,條件跟不上,那是二戰以後才發展起來的技術,或許現在開始研究,十幾年的時間,會有個結果,對於急需多種鋼材,而且量能非常巨大的中國來說,平爐是最佳的選擇,再說了,即便是在後世,平爐也沒有完全的被淘汰,用氧吹平爐,生產的鋼,可以提升很大的效率,在除塵和環境處理上面,比不上轉爐,已經是他最好的選擇了,到時候適當的改造,鋼產量一定可以大大的提升的。
下了馬車的,看着這個佔地龐大的漢陽鐵廠,楊元釗心中浮起了一陣陣的思緒,這就是晚清建立的,最出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重工業基地。
在舊中國的歷史上面,漢陽鐵廠擁有者很獨特的地位,一方面,他是中國近代,第一個重工業企業,從一出現,就長期吸引着國人的目光,從張之洞主導成立之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重工業的象徵,可另外一方面,卻是中國之傷,從出現就是亞洲第一,卻沒有多大的發展,甚至開始萎縮了,這麼多年,磕磕碰碰的走過,快20年了,已經到了壽終正寢的時間了。
楊元釗沒有到過鋼鐵廠,在他的印象之中,鋼鐵廠應該是一片鋼鐵的怪物,到處都林立這高樓,煙囪,還有各種鐵質的東西,穿越之前,看過一部電視劇鋼之琴,似乎就是後世中國重工業的縮影,那隨處可見大型車間,那鋼與火,鋼與人,鐵火之中的交融,代表着重工業的脈搏,跟眼前的一切,很不相同。
這裏說是一個重工業企業,更多的像是一個作坊,如果不是巨大的,還在噴着黑煙的煙囪,證明了這裏擁有着新式的工業的話,他甚至會覺得,這是一片窩棚區。
龐大的廠區,擁有着極為廣柔的面積,大部分都是荒地,甚至在廠區之中,還有不少的菜地,顯然,是工人們或者周圍的農民們開闢出來的,用綠色的蔬菜,而不是景觀來點綴鋼鐵廠,這恐怕也是舊中國獨有的。
在廠區破敗的大門之上,有一個用白色的石頭雕出來的,很有一絲英倫氣息的廠牌,最上面是hanyang兩個英文,中央是iron&steel,下面是factory,還有圖形的標誌,兩個交叉的鐵錘中央,一個鉗子模樣的東西,最下面是1890。
20年的時間,讓廠標有些破舊,可是歷史跟現實的交融,似乎帶着某種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