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面,更加的舒服,似乎火車質量要比3b鐵路上面的好很多,晃動和震動也小了許多。
至於速度,悶罐車之中,看不到外面的情景,可是他們知道,這已經深入到大陸的深處,他們到底要到這裏幹什麼,前途會如何呢,他們又會到了何方。
第一批,大部分都是英國人,其中甚至有來過中國,前途未卜,在迷茫之中,他們大聲的跟同伴們,講述曾經的經歷,說着曾經在中國,如何的收到尊重,如何的高高在上,如何的如何,可是散亂的眼神和略微的語無倫次,揭露了他心中的想法,害怕,不知道未來的路到底怎麼樣,戰俘又會有怎麼樣的地位。
終於,不知道過了多久,甚至不知道日升日落,每天的三餐,都有專人送過來,他們不用做任何事情,吃喝拉撒都在悶罐之中,也就是依靠着這些伙食,他們知道是過了三天的時間。
一些比較精明的,已經開始計算了,按照他們所熟知的火車的速度,開始算一下他們到底在何方,有之前的上海這麼明顯的一個標誌性建築,一些去過中國的英國人也算是了解一些中國的地理位置,稍稍的計算之後,最終得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結果,他們按照位置的話,或許在河南,或許在山西,或許到了東北,似乎並不太差。
這些自以為算計的很到位的英國戰俘,並不知道,他們所乘坐的,是西北經過了的一系列改裝的最先進火車機車之一,雖然還沒有達到內燃機的程度,卻已經是蒸汽機車的極致了,130公里左右的平均速度,160公里左右的極限速度,在鐵路局專門為他們開行的專線上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開行,3天的時間,幾千公里的路已經開出去了。
火車終於停下來了,跟着他們一起來的德國人,呼和的命令着他們下車的,當他們走下火車的時候,卻看到了一片黃沙漫天的景象,所有人都絕望了,這裏難道就是他們生命的盡頭麼?
黃沙漫天,沒錯,他們用了3天的時間,深入到而來西北的腹地,確切的說,越過了西北的精華地段,從上海穿過了江蘇,安徽,河北,山西和陝西,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的人口稠密地區,也是發展的比較好的區域,火車在這些地方沒有絲毫的停留,而是繼續向西。
越過了這些傳統的發達地區,就進入到了人口稀少,地廣人稀地區了,寧夏,甘肅,青海,最終抵達了這一片沙漠,這是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而這一批戰俘來到這裏的目的,不是挖礦,這個沙漠是人口禁地,或許下面有某種礦藏,可是即便到了後世21世紀,沙漠之中挖掘礦藏,都是一件難以解決的事情,更別說是現在,除非有黃金,鑽石之類的高價值礦藏,否則這些礦產還是放着吧。
這些戰俘來這裏的目的是修路的,沒錯,就是在惡劣的,人跡罕至的大沙漠自重修路。任何地方,在惡劣的戈壁,特別是高原隔壁沙漠之中修路,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哪怕是西北擁有大量的機器設備,也是一樣,依靠着人數眾多的生產建設兵團,西北完成了一條從西安,穿過寧夏,甘肅青海,一直通往烏魯木齊的鐵路,但是也就這麼一條,還不是三線的,而是雙線的,特別是進入到新疆的,還是單線的,由此可見修建的難度之大。
就是這一條路,解決了西北進入到新疆的難題,讓一直都孤懸於外的西部幾省,跟西北結合到了一起,人口,資源,財富可以得到比較順暢轉移,短短几年的發展,比過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發展的快。
可惜,任何的發展都有瓶頸,交通問題,成為了制約西部幾省發展的最大問題,西北也想要解決,可是千頭萬緒,各方面問題太多了,當充沛的人力資源,經過了幾個部分的分流之後,剩下的已經不足以解決西北的交通問題。
歐戰開始,特別是德國俘虜了大量戰俘,甚至願意進行勞務輸出的時候,楊元釗的心思活泛了起來,戰俘的出現,讓西北看到了解決惡略條件之下,或者是小煤窯,小礦開墾的可能,楊元釗卻在靜思之後,發現了對戰俘利用的最好的方式,修建鐵路,真正的把西北跟西部的幾省連接在一起,利用便利的交通改善西部省區的惡劣環境,爭取把他們的資源和土地優勢徹底的利用起來,成為未來中國的核心和根基,而不是邊疆和不穩定區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