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中旬左右,棉花終於到了採摘的日子了,已經是包頭這邊採摘的極限了,包頭這邊,氣溫波動非常的明顯,夜裏,已經進入到了零度了,土地沒有變成凍土,卻也氣溫極低,大陸棉如果不是生長期足夠長,又經過了合理的水肥的灌溉,擁有着極大的植株,恐怕要堅持下來也很難,為此,早在進入十月開始,就採用了保護根部和保暖的舉措的。
好在,15天的堅持,讓棉花的產量,每畝又增長了3%左右,也就是說,一畝地多了快10斤,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讓產量百尺竿頭更進了一步,這些新增的數額,都是淨賺的。趙書明等人,笑得幾乎是合不攏嘴,早在一兩個月之前,他們就確定要賺錢了,可是到底怎麼賺錢,賺多少錢,還不太確定。
早在一個多星期之前,為了棉花採摘,各家都在做着準備,農場本來的工人,他們會作為主力,但是人員還是不夠,根據老農民的預測,一周之後,包頭會降雨夾雪,不適應棉花的採摘和晾曬,所以,最起碼要2天之內,完成整體的採摘工作。
2天之內,完成210頃的採摘,僅僅依靠農場現有的3000多名工人,是絕對不行的,周圍的勞動力,大部分都被包頭的各個工廠,以各種名義招募了,但是幾大家族還是從山西,甚至是陝西,找來了采棉工人,正因為產量巨大,給獎勵也很高。一畝地如果能夠在半天之內完成,是1元。一天的話,會降低到7角。
饒是這樣。這樣的待遇也極高,打零工而已,2天的時間,又是在種植小麥之前,正好是一個空擋,2天完成兩畝地,最少也是1.4,多了可能是4元,如果速度更快。兩天乾的更多,說不定會更多。
超過7000人,就這麼的被吸引來而來了,差不多總數達到了1萬人以上,2天時間,完成採摘,應該是沒問題的。
290斤左右的畝產量,出棉率大概在四分之一,那就是70斤左右的皮棉。按照現在棉花每斤的0.32元的價格,每畝的收入就是21元左右,這不知道比種糧食,多出了多少。扣除了工資和成本,這個收益非常的驚人,所以。每一畝地平均拿出來1元,這很輕鬆。
採摘的時候。沒有通知眾多地主,可是包頭才有多大。幾千人的采棉工人,又沒有刻意的保密,很快的,各家都知道了包頭的棉花即將採摘的事情了。
這半年多以來的,包頭的棉花種植,大家都看在眼裏,5月份的時候,移栽,不少家裏還購買了一部分的棉株,他們的棉株,幾乎都在半個月之前,就採摘完畢了,成果非常的喜人,每畝地的平均,從原來的70斤左右,攀升到了180斤,皮棉的產量更是提升了3倍多,所有人都看出來了種棉花的好處。
平常的土地,只是一個累積,大部分的家族,之所以購買土地,是因為土地是一種資源,一種可以不斷升值的資源,但是土地的產出,無論是跟錢莊銀號,還是跟走商坐商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長工耕種或許收入多一點,也不會超過2元,佃戶來種的話,那就更少了,幾萬畝的土地,每年收穫的,不過是一點糧食,在青黃不接賣出去,或許還能多掙一點,糧食下來的時候賣出去的,幾乎沒多少收益,不少地主只能賣出去一部分,剩下的,往往就放在那裏,腐朽或者壞掉了。
棉花不一樣,哪怕是現在種植棉花的人越來越多,可是棉花依然是供不應求的,從棉布,到棉襖,棉被,棉鞋,越往北方,這些越發的重視,過去,一般的收成在70斤以下,還是天照顧的情況,一畝地生產10斤左右的皮棉,可以銷售三四元,可是種不了糧食,連續的耕種,還會讓土地肥力下降,收入會多一點,也很快到手,沒多少人願意,現在不一樣,多了3倍以上的皮棉產出,頓時棉花變得不一樣了,雖然投入的成本高,種子,化肥,還有其他的一些管理,人力也高不少,可是收益也高,一畝地翻了10倍,聽說包墾公司的更多。
這樣的傳聞,在整個包頭的地主哪裏,很有市場,知道棉花的人,對比自己的棉花,在比照包墾公司的棉花,他們就知道,產量應該是不如的,可是多出了多少,則需要權衡的,包墾公司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單獨的列出去了,作為一個主要做農業的公司,各方面的股權也剝離出來,另外成立了一個包頭商業總公司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