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來到中國,遠渡重洋的120個工人之中,德國本土的只有二三十個的,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東歐的人種,或者是來自於殖民地,他們在德國,是大受歧視,就算是一件普通的工作,也不容易找到,才會選擇遠渡重洋,來到中國,說實話,無論是上海,還是順着上海一路的深入到中國內陸,他們的心情是不斷變化的,從上海的驚艷,他們這才知道,在遠東,原來還有上海這麼現代化和繁華的大都會,順着長江逆流而上,寬大的長江,3000噸以上的汽船,可以直接到了武漢,這又讓他們對於中國的航運,有了巨大的了解。
可惜,這只是開頭,而不是結束,他們以為自己要到一個發達的大城市而去,進入到中國國內之後,感受到的貧瘠和落後,特別是太原下車之後,馬車穿行在中國的黃土高原之上,這讓從工業社會而來的眾人,有一種進入到了原始人世界的感覺,他們不相信,在這裏,會有現代化的工業,他們來到底是幹什麼,難不成德美公司會在這個隔壁之上,興建一個工業城市。
心中再怎麼不爽,這些工人們也無從選擇了,他們已經簽署了合同,同時收到了3個月的預付工資,哪怕這個時代合同的不嚴格,收到了三個月工資的情況下,不管是到什麼地方去,只要安全問題上面,沒有威脅的話,最起碼,也必須要呆上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否則就是違約,德國嚴謹的制度。讓違約的成本非常高,除非他們跑回老家。否則,他們找不到新的工作。
可是東歐的,或者殖民地的工人們,他們既然出來了,又怎麼會回去,這也是他們敢於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根本原因,他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願意回到貧窮的故土。
深入到荒原之中。馬車一眼都望不到盡頭,包頭給他們的待遇很好,一般是四個人一輛車,140個人,差不多就是40輛車,當然了,跟隨着他們一起的,還有運送到包頭的機器,差不多就是200輛馬車。這個運輸工作,早在一個多月之前,就開始了,到現在沒有停歇。
馬車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楊家和尉家也沒有告訴,其他的馬車之中裝的是機器,從下船換成火車之後。他們見慣了中國的貧窮,特別是那個黃河鐵路橋。開玩笑,一個只能夠單車廂的行駛。開什麼玩笑,這到底是20世紀,還是18世紀,甚至17世紀,在鐵路剛剛出現的時候,在馬拉車廂的時代,單節車廂可以接受,那個所謂的鋼鐵大橋,是紙糊的麼?
正是這一次次的遭遇,讓工人們默然了,連相互之間的聊天也很少,心中唯一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命運,在這個貧窮的清國,等待他們的,到底是什麼,會不會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可是他們140個人,都預付了3個月的薪水,這可是數萬馬克,一起來到中國的船票,加上路上的伙食,花費巨大,他們有什麼好被圖的。
「看那是什麼!」車廂之中,一個工人指着外面,大聲的叫道,聲音之大,周圍的人都聽到了,兩天多馬車旅途,讓人昏昏欲睡,突然一個工人大叫一聲,讓同樣昏昏欲睡的眾人,都振奮了起來的,難道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幾乎聽到的人,都探出了身體,看向外面,接下來驚呼聲音不絕於耳,其他人也被驚動了,不約而同的看向外面,就在他們馬車的一側,一個巨大工地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差不多佔地數千平方米,無數工人正在那裏緊張的施工。
這些工人一路上,沒有停歇,太原也只是歇了一夜,然後就兼程甘露,兩天的時間,讓他們快要到達綏遠了,他們所看到的,不是別的,正是正在興建之中的包頭到綏遠公路的收費站,這個龐大的建築工地,是包頭公路最大的建築之一,是聯絡着包頭綏遠的重要樞紐。
之前計劃之中的兩條公路,一條前往張家口,一條前往太原,但是這兩條路,跟包頭之間,是有一小段的重合的,這就是綏遠到包頭的這一條路,從這裏開始,向着太原,向着張家口的公路,在這裏分道揚鑣的,一個掉頭向南,一個繼續的東去,所以這裏也成為了連接兩條路的重要樞紐,這個收費站也是最大的,也是工程最長的建築。
因為投入巨大,且關注的原因,這個建築建設的很快,現在收費站已經初具規模了,三層的建築,佔地數千平方米,跟之前黃土高坡的貧瘠和落後,顯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