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空氣動力學上面,因為飛機的大量裝備,已經非常的深入研究,正是這些研究,讓中國製作出合格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發展出來了比二戰的美軍更加強大空軍隊伍,在飛機的研究過程之中,對於各種氣動力形態進行研究,製作出了各種不同的尾翼,******,固定翼,連後掠翼都有一定的研究,製作出了最少上百種各種類型的飛機,在中間優中選優,挑選出來中國的主戰飛機。
楊元釗在後世,只能夠稱之為偽軍迷,他也想弄出來類似14雄貓那樣的後掠翼,可是稍稍支持一下,就被現實打敗了,雄貓的後掠翼是基於電傳和自動化控制水平才達到的,雖然是就20世紀60年代就出現的飛機,可是以中國的加工水平,在21世紀初的時候,都無法仿製,更別說這個時代,在自動化和電傳無法達到某種高度,這只是一個空想,或許在現在的基礎上面,持續的發展二三十年,或許能夠製作出現,現在只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已,後掠翼也只是固定,無法根據氣流變化,主動的調整,顯示不出來雄貓那樣強悍的機動能力。
饒是如此,在楊元釗看來,這些積累已經足夠了,解決火箭的尾翼,這並不困難的。火箭研究所在沒有這方面的積累,可是飛行實驗室之中有,只要從這個方面來入手的話,還是可以獲得這方面的支持。
楊元釗對這個項目非常重視,哪怕是軍方已經對這個項目有些微詞的前提下,沒有人比他更知道,火箭和基於火箭的導彈,對於後世的影響,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主流的高端武器之中,基本上都是導彈作為武器,無論是陸軍,空軍,還是海軍,導彈都是第一序列的攻擊武器,只有當導彈全部的射出之後,才會考慮到火炮和輕武器。
在後世,導彈幾乎改變了整個世界,按照性能區分,分成了海陸空三個區域,因此發展起來,不同類別的導彈,並且根據職責的不同,也出現了攻擊性導彈,防衛性導彈,甚至是單兵導彈,可以說,除了輕武器之外,大部分的重裝備,如果不能夠跟導彈結合,就無法發揮最大的作用,海軍單位和空軍單位,一定程度上面,只是成為了武器的平台,雙方相遇,在視距之外,就看導彈的性能和雷達的性能進行攻擊,一方可以輕鬆無損的幹掉落後的另外一方。
甚至是航母也因為導彈而出現了危機,以前航母對於戰列艦有着足夠的優勢,火炮幾十公里的射程,對於航母數百公里的作戰半徑,有着巨大的不同。可是導彈不一樣,不說巡航導彈,數百公里的射程,就算是普通的艦艦導彈,也在200到300公里的射程之中,對於航母來說,必須要防衛的範圍增大了,從原來的幾十公里,增加到了數百公里,這種增加,對於航母的防護能力,起到了巨大的威脅。
中國在各方面的科技上面,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具備了發展導彈的基礎,如果不能夠在導彈這邊,有更加深入的研究的話,之前的一切基礎,將會化為烏有,這是楊元釗所不允許,換成之前,中國還滅有介入這個領域的時候,楊元釗不會硬生生的提升,可是現在,中國已經觸摸到這個門檻了,之前演習的火箭,已經有了導彈的雛形,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在技術性能上面,比導彈的鼻祖,v1導彈要出色的多,那只是一個類似無人機一樣的簡陋的東西,命中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中國卻可以形成類似覆蓋攻擊,雖然有些瑕疵,卻可以接受。
導彈太重要了,在飛機之後,楊元釗很少的介入到中國科技體系之中,生怕自己的某些動作,把未來的基礎給打破了,可是這個導彈,是不允許有問題,他不但對這一個項目進行資金傾斜,也繪製了大量的圖表,並且把在後世聽到的理論,囫圇吞棗的交給了項目組。
因為楊元釗的重視,空氣動力方面一些專家,專門的前來,對於這些火箭的氣動力外形進行研究,一款無人飛行器,使用的是大推力發動機,這種武器很引人注目,在大量專家的加入之下,除了尾翼之外,嘗試着添加一些翅膀之類的,增加他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事實上,加入了這些之後,性能有了巨大的提升,楊元釗也是日理萬機,他沒有能夠親臨,如果他親臨的話,他一定會看到,這一款武器,似乎越來越像是二戰時期,德*隊v1導彈了,粗大的身體之上,簡單的尾翼,中間有一個直通平行機翼,可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接近音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