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北洋跟西北的差異,袁世凱知道一些,卻沒有那麼的深入,這是兩個不同體制的問題。 此時此刻,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正帶着手下所有的親信,匆忙趕往包頭的袁世凱不會去考慮太多。可接下來,隨着袁世凱的決定,甚至為了這麼一個決定付出的行動,一場影響深遠的大幕,就此拉開,這個因為這一個閱兵,而開啟的第一個變數,就此拉開,改變了20世紀初整個中國政治格局,在後世,被無數的專家學者所看重和研究,不少人把那一次閱兵設立為勝利大閱兵,就是如此,一個看起來普通的閱兵,居然造成了兩大集團的不同反應,掀起了中國統一的步伐,奠定了中國崛起的根基,從這一點上,怎麼評價這一次勝利閱兵都不為過。
後世有無數的學者研究,當時的袁世凱和楊元釗的心理,為了他們兩個人當時的選擇,做出了很多大部頭的文章,加起來有一個人的身高了吧,可是無論是誰,採訪到兩個人之中的任何一個,說的都非常簡單。實際上,兩個人的選擇很簡單,袁世凱一直都非常的警惕,西北,在關鍵的時刻,沒有按照日本人的想法去做,而楊元釗更加是,一旦接到了袁世凱的信號,立刻展現了西北的肌肉,一下子,促成了這件事情。
這一列專列,沒有在北京站停靠多長時間,列車運行圖,在知道了袁世凱要來之前,就已經固定下來了,在這個時間段,會給他們一個單獨的運行空間,不停留,或者少停留,到達西北,這中間牽扯到的路線調整和時間調整眾多,也就是西北鐵路局這樣成熟的鐵路網和發達的無線電。才能夠做到這一切。
平時列車的車速,大概在60-80公里每小時,客專上面,也跑過100公里以上的。但是很少,只有像劉澍,或者楊元釗出行,才會考慮調整線路,讓線路的平均時速達到130公里左右。甚至在陸上,周圍的50公里,甚至70公里之內,沒有任何的車輛。
這等於是在鐵路運行圖上面,空出來了一個巨大的空間,由此造成的影響巨大,可是對於領導人來說,是可以享受這個特權的,在過去的幾年之中,類似的調整。已經好幾次了,這一次,機緣巧合,落到了袁世凱的頭上。
袁世凱和他的隨員數十人,被引入到了兩節專門的車廂,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一個包間,只不過袁世凱的親信和護衛們,他們沒有選擇包間,而是跟隨着袁世凱,被引入了跟劉澍等西北高層一樣。專門為了高層領導人準備專用車廂,這裏不但擁有着強大無線電通訊能力,位於車廂中部的大型無線電台,可以全程無憂的聯繫到西北任何一個無線電節點。
開放了專列。運輸袁世凱前往西北,並不代表開放這樣的全國系統的指揮系統,事實上,這個系統是被關閉着,只留下了一個值班人員,厚重的鐵門和獨特的設計。對於車廂不熟悉,並且不會在車廂之中亂跑的袁世凱的部下,不會發現。
通訊能力之外,裝甲列車的兩側,還有兩節真正的鐵甲車,甚至有203火炮,這樣的陸軍大殺器,即便是一個團,甚至是旅,對於專列進行攻擊,都可以憑藉着裝甲列車,守衛一段時間,等待援軍。
兩節裝甲列車之外,本身專列的的防護能力,也比較強悍,比如說車廂下部,最少有35厘米厚度戰艦鋼板,足以抵抗大量炸yao的攻擊,這種跟戰列艦上面使用的一樣的特種裝甲鋼,是列車安全性的根基。
火車是遠距離行進的最佳的武器,能夠對付火車的東西也多,最大的一點就是炸yao,歷史上,奉系軍閥的首領張作霖,就是因為沒有按照日本人的做法去做,而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也因為他的死,本身實力強大的奉系軍閥,成為了紙老虎,不但在接下來的中原大戰之中,被擺了一道,白白出力,什麼都沒有得到,更是在1931年的時候,徹底的失去了東北,而日本人只是動用了一個師團的力量,就讓百萬關東軍落荒而逃。
千里鐵道線,要想做到絕對的安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裝甲列車出現的第一時間,就裝備了領導人的專列,而袁世凱乘坐的這個,也是留在北京站的一列特別列車。
袁世凱等人剛剛坐定,列車汽笛長鳴,龐大的蒸汽機在蓄積力量,哪怕還是最強悍的蒸汽機,也無法的改變蒸汽機固有的問題,在啟動之前,必須要預熱,哪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