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孝淮的推動之下,參謀部迅速的行動起來,大部分的參謀都直奔檔案室,參謀部統率整個西北軍事訓練和戰鬥預案,依靠的就是情報和信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孫子兵法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來的,在現代戰爭之中,依然有效,只有明白了自己的實力,再了解了對方的長處和短處,才能夠根據客觀規律,確定戰術,這是最科學的方法,即便到後世,也是這樣做的,戰爭雖然因為科技的發展,變得更加多樣化,出現了很多新的東西,可是如何保證自己全盤掌握的戰場局勢,把對方打成聾子和瞎子,一直以來都是戰爭雙方所追求的。
情報局,軍方,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之中,通過各種的渠道,調集的大量的信息,不但包括了革命黨每一個師的軍官,也包括了大部分的戰鬥人員,一些技術兵種和裝備,也是必須要把握到的,無數的密探和情報人員,積少成多的調查,形成了超過百萬卷的資料,而這些會成為接下來的根本。
參謀們,不可能有時間,把百萬的信息,全部都拿出來,進行分類組合,這沒有時間,好在,參謀部把很多的工作都走在前面,在調查革命黨的情報的時候,有針對的,還做過一些小小的預案,多是一些總結性質的,這些加在一起,就成為了對革命黨的大規模預案的基礎了。
短短的幾年,西北軍從一個普通的民團武裝,逐步的崛起,經過了訓練和裝備的改變,跟所有中國軍隊完全不一樣了,藉助着無線電,先進的參謀系統,加上無孔不入的情報,很多時候在戰爭沒有爆發之前,就已經提前做好了一系列的預案。一方有準備。一方只是倉促應對,對一切情況都茫然不知,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參謀部這邊,拿出了之前半成品。逐步的構築最基礎的應對方法的時候,石磊繼續的坐鎮情報局,統轄情報局的接下來的工作。找到了日軍的兩個旅團,情報局在山東方面的任務,就剩下確定日軍主力的進行方向和速度。防止對第一軍突然的襲擊了。
大軍的突進,不用刻意的來觀察,日本人也不會腦殘到化整為零,這樣情報人員的安全度大大的提升了,準確度也在上漲,他們只是負責山東河北交界的地方,一旦越過了山東的地界,就屬於是戰區了,不用他們出馬了,第一軍的偵查部隊會把偵查工作接手過去。他們只是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既然山東這邊,暫時不需要情報局多做什麼,只是靜靜的等待,等待的日軍撞上山東構築的銅牆鐵壁,眼下看來,需要一定的時間,革命黨又出了這麼個么蛾子,不自量力的想要挑戰西北的鐵路節點,雖然西北從上到下,都不認為革命黨能夠突破的防禦。攻擊到西北的節點,但是必要的重視還是要有的,很自然的把目標放在了南方。
相對於北方的北洋,南方更容易佈置。北洋再怎麼,也是從清王朝轉變過來的,大部分的北洋軍官,在清朝時候就開始帶兵了,有的甚至還管理過地方,轉變成北洋之後。組織結構相對比較完整,沒有過多的招人,管理體系清理掉了原來屬於清政府一系的腐朽的官員,可是取而代之的,則是北洋培養出來的一批官員,除了很少數心向的西北,願意主動跟西北聯繫的,成為了情報人員和反正人員之外,剩下的,就只能夠依託固定的城市渠道了。
故而,對於北洋,西北方面的滲透是有,卻沒有南方這麼的厲害,用的是普遍撒網,重點捕魚的方法。革命黨這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革命黨本就是因緣際會,不少不過是地方土豪,逐步的佔據位置之後,各方面都不行,缺人的厲害,為了穩定地方並且保證一定的財稅收入,只能夠大量的招募。
如果在當時中國的三大勢力之中,比人才的數量的話,西北絕對是佼佼者,不但人口基數龐大,合理而出色的培訓,是人才出現的基石,趁着革命黨大肆招募的檔口,西北抓住這個時間,大肆安排了一批人,所以,對於革命黨來說,任何稍稍擴大一點的消息,對於西北而言,都是不設防。
在石磊的坐鎮之下,遍佈在整個南方的情報網絡,一下子從靜默的狀態轉為了運轉,這是關係到南方的一戰,只要瓦解掉革命黨的進攻,順便打擊到革命黨的中樞,中國的統一就會完成,不是後世歷史上,gmd那種的名義上的統一,西北的統一,從來都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統一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