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就聽到薛國觀在停頓了下後說道:「虧了有番薯、土豆、玉米等物為補充。另外,農司那邊雜交出來的水稻,似乎產量也高了一點。再加上陛下一直安排從南洋購入糧食,才能在沒有饑荒情況下,還能擠出一部分用於兩地戰事。」
他所指的兩地戰事,就是指遼東戰事和西南土司之亂。不過相對規模來說,遼東這邊大多了。如今雖然建虜已經剿滅,但是倭國又來搞事,這打仗用的糧食,還是少不了的。
崇禎皇帝聽了,便立刻問道:「移民開墾之事進行得如何了?」
「之前已經得到陛下旨意!」薛國觀繼續回答道,「會同薊遼總督那邊,已經開始安排第一批移民前往遼東。據底下回報,這第一批移民,多是以前去過遼東,或者是從遼東歸來的親戚朋友,鄰居家人之類。」
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這個可以理解。就關內百姓來說,遼東苦寒,那是有慣性思維的。可是,其實遼東地區河流眾多,周邊也就成了非常好的糧田所在。雖然天氣要冷一些,可一年種一季卻是沒任何問題的。那些去過遼東的百姓,實地看過,自然是知道這點。他們會成為第一批移民的人,也就不意外了。
「還是要加強移民力度!」崇禎皇帝做出決斷道,「之後國泰民安之下,大明人口暴增是可以預料的。必須要向遼東、河套以及朝鮮移民,解決百姓們的吃飯問題。這個事情,可是半點都不容馬虎的。」
「微臣遵旨!」薛國觀聽了,連忙應下。
崇禎皇帝接着轉頭看向吏部尚書道:「河套、遼東和朝鮮三地,朕說過仿照內地,不再用都司管轄。因此,劃分地方衙門,委派地方主官,吏部要儘快拿出章程,做好官員的委派事宜!」
「微臣遵旨!」吏部尚書聽了,自然是立刻答應下來。
皇帝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對於大明朝的每個官員任免都要御覽。因此,中低級官員的任免權力,主要就是在吏部的。也因此,崇禎皇帝才會交代吏部尚書。
總結起來,糧食問題,還是重中之重,不能馬虎。
說完了這個事情,兵部尚書出列,給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安南那邊消息已有傳回,對我大明旨意陽奉陰違,依舊和西南叛逆土司有聯絡。並且西南那邊,因為改土歸流的傳聞久矣,而朝廷並沒有闢謠,因此,西南不少土司的叛逆跡象嚴重,很可能會有一場大的動亂。」
崇禎皇帝聽了,冷冷一笑道:「他們都想作死,那就作死好了。傳旨給秦良玉,退出叛逆之地,給那群叛逆讓出空間,讓他們都跳出來,等朕回頭騰出手來,便一鍋端了他們便是!」
這個時候,眾多臣子對皇帝的領兵打仗能力,那是有相當地自信了。聽到皇帝這麼說,他們也是贊同。與其捂着,不如趁着如今大明軍力恢復鼎盛的時候,把他們都給剷平了。
兵部尚書退下,禮部尚書接着出列奏道:「陛下,如今我大明每年向南洋購買海量的糧食,已有不少南部沿海的百姓,紛紛出海去了南洋或租或買糧田。對這等百姓,該如何處置,還請陛下御斷!」
這種百姓,可以說是刁民,是官府所不喜歡的。畢竟跑去了國外,不用再向大明交賦稅,服勞役,還賺大明的錢!
要是換成以前的話,像這樣的刁民,都不用請示皇帝,他們這些臣子就能按照慣例處理這些事情。但是,如今的皇帝,看待事情,處理事情的方式,往往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讓他們不敢再按慣例做事,商量了之後,就決定先請示皇帝了。
此時,崇禎皇帝聽了,不在意地說道:「他們出去,終歸是種糧食去了。而大明需要的,就是糧食,多多益善。既然他們想走,那就走好了。不過在走之前,要向當地官府報備,出去幹什麼,多久回來,等他們回來的時候,該補交的賦稅勞役,都折成銀子繳納,盡了他們自己的義務便可。如若是私自出去,超過一定時間,被地方官府查明的話,就讓地方官划去戶籍便是!」
如果說沒有一點處理,那是有點不公平的。這個不公平,不是說對這些離開的人不公平,而是對留在大明的人不公平。
畢竟留在大明的人,要向大明繳稅,要服勞役,他們為大明的強大付出了他們的義務。那麼大明也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