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聽袁紹之言,欲徵外兵脅迫太后,主簿陳琳諫止不聽。筆神閣 www.bishenge。com典軍校尉曹操聞之笑着說: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應當假之以權寵。使他們以致如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用一獄吏也就足夠了,何至於紛紛召集外兵呢?欲盡誅之,事必宣露。我看他一定會敗的。
初,靈帝徵董卓為少府。董卓上書說,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都對臣說軍供不至,糧草不備,妻子飢凍,牽挽臣車,使臣不得行。羌胡憋腸狗態,臣不能禁止,只好將順安慰,等待糧草充足再入朝。朝廷不能制。及皇上寢疾,璽書拜董卓為并州牧。令其將兵歸屬皇甫嵩。董卓復上疏說,臣誤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熟彌久,迷戀臣的畜養之恩,願為臣奮一旦之命。乞求將他們帶到北州,效力邊陲。皇甫嵩從子皇甫酈對皇甫嵩說:天下兵柄,只在大人與董卓之手。如今怨隙已結,勢不能共存。董卓被詔委兵,而上書自請。這是違抗詔命。他認為京師政亂,故敢躊躇不前。這是心懷奸詐。這兩條為刑法所不赦。況且他凶戾無親,將士不附。大人今為元帥,應當仗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凶害。無有不濟。
皇甫嵩說:違命雖有罪,專誅也有罪責。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定。於是上書以聞。皇上責讓董卓,董卓也不奉詔。駐兵河東,以觀時變。何進召董卓使將兵詣京師。侍御史鄭泰進諫說: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厭。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其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親德之重,據阿衡之權,秉意獨斷,誅除有罪,實在不應當借董卓以為資援。且事留變生,殷鑑不遠。宜在速決。尚書盧植也說不應當召董卓。何進皆不從。鄭泰乃棄官去,對荀攸說:何公不易輔助。何進府掾王匡,都尉鮑信,都是泰山人,何進使他們還鄉里募兵。並召東郡太守橋瑁屯兵成皋。使武猛都尉丁原將數千人寇河內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
董卓聞召,即時就道。並上書說,中常侍張讓等,竊倖承寵,濁亂海內,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撤去薪柴。潰癰雖痛,勝於內食。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今臣輒鳴鐘鼓,進軍洛陽,請收捕張讓等,以清奸穢。
太后猶不從。何苗對何進說:開始一道從南陽來都是貧賤之身。都是依靠省內才得以富貴。國家之事,亦談何容易?覆水不收,希望兄長深思。還是與省內講和吧。
董卓至澠(mia
)池,而何進更有所狐疑。使諫議大夫種邵宣詔制止他們。董卓不受詔,遂前至河南。種邵迎勞之,因譬令還軍。董卓疑有變,使其軍士以兵挾持種邵。種邵怒,稱詔叱喝他們。軍士皆披靡。遂前去質責董卓。董卓辭屈,於是還軍夕陽亭。
種邵,是種嵩之孫。
袁紹怕何進變計,因脅迫他說:如今交構已成,形執已露。將軍還要等待什麼而不趕快做出決定?事久變生,就將會和竇氏一樣了。
何進於是以袁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袁紹使洛陽方略武吏,伺察宦者。而促使董卓等馳驛上奏,欲進兵平樂觀。太后這才恐慌。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他們還居里舍。唯留與何進有交情的人以守護中省。諸常侍小黃門皆詣何進謝罪。聽候他的處置。何進對他們說:如今天下洶洶,正是因為你們在朝中為患。如今董卓垂至,你們何不早日歸封國規避呢?袁紹勸何進便於此時決斷此事。至於再三,何進不許。袁紹又發出書信佈告諸州郡。詐宣何進之意。使他們捕案中官親屬。何進的計謀不久也就宣露無疑了。中官懼而思變。
張讓的兒媳,是太后之妹。張讓向兒媳叩頭說:老臣得罪,當與兒媳俱歸私門。只是受恩累世,今日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希望能夠再入宮中侍直,得以暫時奉望太后陛下顏色,然後退就溝壑,死亦不恨了。張讓兒媳告訴舞陽君。入白太后。於是詔令諸常侍皆復入宮侍直。
八月戊辰,何進入長樂宮。請示太后,請求盡誅諸常侍。中常侍張讓,段珪議論說:大將軍稱疾不發喪,不送葬。今日入省,想要幹什麼?莫非竇氏之事將要復起嗎?使人在屏後竊聽,盡知何進之意。於是率其黨數十人持兵,竊自側門入內,埋伏於宮省門外。待何進出,使人詐以太后詔召何進入坐省閣。張讓等詰責何進說:天下憒饋,也並不
卷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