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皇上使公孫敖在塞外築受降城接應匈奴左大都尉,皇上尤以為受降城離匈奴太遠,遣趙破奴將二萬餘騎,出朔方西北二千餘里,約期至浚嵇山而還。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浞野侯既至期,左大都尉欲發被覺,被單于誅殺。發左方兵擊浞野侯,浞野侯行捕首虜,得數千人還。未至受降城四百里,被匈奴八萬餘騎包圍。浞野侯夜裏親自出外找水,被匈奴捉去。匈奴因趁夜進攻漢軍,軍吏害怕因為亡失主將被誅,無人肯歸,大軍遂沒於匈奴。兒單于大喜,因遣兵進攻受降城,不能下,就入寇邊關而去。
冬十月,倪寬卒。
三年春正月,膠東太守延廣為御史大夫。
皇上東巡海上。考證神仙之跡。皆無所驗。令祠官禮祠泰山。
夏四月還,修封泰山,禪石閭。
匈奴兒單于死,子年少。匈奴立其季父右賢王為單于。皇上遣光祿勳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西北至廬朐。又使游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衛伉在其旁駐軍。使強弩都尉路博德在延澤上設置軍營。
秋,匈奴大舉進犯,入定襄,雲中,殺掠數千人,擊敗數位戰將,然後引軍而去,邊退邊破壞光祿所築的城障列亭。又使右賢王入酒泉,張掖,殺掠數千人。幸虧軍正任文擊前來救援,右賢王盡失所得而去。
是歲,雎陽侯張昌坐為太常乏祠,國除。
當初,高祖封功臣為列侯,計有一百四十三人。當時兵革之餘,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戶口可得而數,不超過以往的十分之二三。大侯不過萬家,小者僅有五六百戶,在封爵的時候,高祖的誓詞是: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用丹書記載,刑白馬盟誓以表誠信。及高后時,又將列侯位次一一排列,整成正負案卷,主卷藏諸宗廟,負卷在有司里存以為檔案。後來經過文景之治,流民歸里,戶口繁增,列侯大者至三四萬戶,小國自然又會超過數倍。富厚如此,導致其子孫驕逸枉法,因此大多殞身失國,到這時僅存的舊侯只有四人而已。
漢既失亡浞野侯之兵,公卿議論,都主張先罷征大宛之兵,專力攻胡。然天子以為業已出兵征宛,大宛是小國都不能征服,大夏等國就會輕慢大漢。而大宛的寶馬也就不會來到我國,烏孫,輪台等小國,就更會輕易地侵奪漢使,徒惹外國人所笑。於是罷免上言伐宛不便特別強烈的鄧光等人,赦免囚徒,徵發惡少年及邊騎,歲余而出敦煌者就有六萬餘人,這還不算自帶行裝跟隨的。有牛十萬頭,馬三萬匹,驢槖駝各以萬數。其餘糧兵弓弩甚盛。天下騷動,轉相奉運。伐宛大軍共設五十校尉。
宛城中無井,依靠城外河水生存。於是派水工改移河道,使城中無處取水。
皇上又發戍卒十八萬,在酒泉張掖之北,設置居延休屠二帳屯兵。以護衛酒泉。又發天下吏有罪者亡命者及贅婿商人等凡七科適為兵者,載糧供給貳師。轉車人徒相連屬,又拜訓馬者二人為執驅馬校尉,以備破宛後擇取其寶馬。於是貳師再次驅兵回攻大宛,見其兵多,所過小國無不出迎。出食給軍。至輪台,輪台不肯下,攻打數日,城破,驅兵屠城。自此西去平行至宛城。此時兵到者有三萬餘人,宛兵迎擊漢軍為漢兵射敗。宛軍走保其城。貳師欲攻郁成城,又恐留軍而令宛生出詐變,就先至宛,移其城外水源,大宛由此陷入憂困,遂圍其城,攻打四十餘日,城內益困,大宛貴人相謀說:「都是大王毋寡藏匿寶馬,殺漢使,才導致如此今殺王而出寶馬,漢兵應該會解圍。即使漢兵不解圍,再力戰而死也不為晚。」大家皆以為然,一起殺掉宛王。
宛城外城牆壞,漢軍虜宛貴人勇將煎靡。苑兵大恐,走入城中。宛貴人遣人持王頭見貳師並訂約說:「漢軍只要不攻我,我將盡出寶馬,任由索取而給漢軍食。若不肯聽我所言,我將盡殺寶馬,康居的救兵又馬上就要到了,他們到了,我們將裏應外合,與漢軍作戰。何去何從,你們看着辦吧。」
當時,康居援兵候視漢軍兵盛,不敢進,但在周邊流連。貳師又聽說城中新近得到了一名漢人,教給了穿井之法,城中已不缺水,而且城中糧草豐足,難以速下,又考慮此來只為誅首惡者毋寡,今其頭已至,如此再不許盟,一旦他們聚城堅守,輕易難下,而康居一旦候漢兵疲敝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