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愛書網"訪問地址
為了保證一年四季的飼料問題,彭輝還在這三十萬畝的農地里,使用了大棚技術。一筆閣 www.yibige.com這其實已經是一種東北很常用的農業技術了。
但是規模,卻很大。
甚至還特意和這三十萬畝農地間的一些農戶,簽署了協議。
也就是大棚使用協議。
彭輝提供大棚的修建,這些農民每年繳納一筆不高的使用費。
這筆錢,比他們自己維修一座大棚要經濟實惠很多。
很多農民都簽了。
原因很簡單,東寧這邊多山地,農民的田地往往都會被山頭阻斷。
再加上農民本身種的地就不多,連在一起的也少,最多的一戶,才不到四百畝地。
這在當地已經是種植大王了。
但是說實話,四百畝真的不夠看。
如果全都弄成大棚,得不償失。
所以每年這些地都會面臨各種自然災害。
東寧自然也是有保險的。
但是每年的農業保險,都是在賠錢。
為什麼?
就是因為無法形成規模,無法使用大棚種植,導致只能靠天吃飯。
這兩年全球氣候變得極其糟糕。
東寧這座「塞北小江南」也遭了秧。
不是大旱,就是大澇。
導致農民的一年辛苦全都白費。
不是沒有人想要用大棚技術。
但是……
往往維修、維護的費用就很高。
再加上一直沒有種植業的專家,導致這片土地的收成十分不穩定。
大棚技術,是一種不算新的技術,但是在東寧,還保持着原始的靠天吃飯的情況。
不是沒有人想去找人。
而是……
找不到。
全國那麼多城市、鄉村,人家憑什麼來你這?
這年頭專家難找,騙子太多。
農民吃了大虧,自然不願再去搞這個。
而這也是東寧的經濟始終上不去的原因。
但是這些,對於彭輝而言,卻並不是問題。
直接去東北林業大學或者相關的農業大學走一趟,自然有人慕名而來。
有了技術人員,施工資金也就不成問題。
彭輝為了能夠普及大棚技術,提供了三種模式。
一種是普通大棚,多用於產量少,耕地少的散戶,大多為十畝地以下的。
一種是溫室大棚,多用於產量一般,耕地不多的農民,大概為十畝到一百畝之間的。
最後一種,也就是智能大棚。
針對的是一百畝以上的農民。
大棚嘛,東寧這邊還是知道的。
不過前期買的最多的,就只是前兩種。
反倒是最後一種無人問津。
倒不是信不過,而是因為這種大棚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術,很多人勞動力有限,又不想僱人,難免保持觀望態度。
彭輝也不去管,直接給自家的三十萬畝地全都弄上了智能大棚。
這種智能大棚操作簡單,不需要農民還要每天辛苦的去進行掀起隔膜和蓋上隔膜,只需要一個按鍵,就可以做到更換和覆蓋。
造價真的不貴,一平米的智能大棚造價才只有100。
屬於半賣半送的情況。
在風口,大多採用的抗風性能好的材質,造價會提高一些,但不會超過一百五。
而在平原地帶,造價也不會太離譜。
如此經濟實惠,並且品質有保障的東西,迅速在東寧火熱了起來。
這種東西的建造時間很短。
五千平米的智能大棚,只需要兩周。
這還是初期建築隊不習慣的情況。
等到熟練了之後,建造同樣規模的大棚,只需要一周,甚至更短。
當然,材質不同,售價當然也不同。
但總體而言,比直接網購有安全保證,並且還便宜。
第415章 彭輝的副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