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昭願》?」彭輝抱着手機,腦海里開始一點一點回想起當時的創作背景。
不得不說,作為專業的藝人學生,彭輝對於重新回憶這件事情,並不陌生。
畢竟不論是作為木偶戲的學生而言,還是作為一名純粹的演員,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台詞記憶。
甚至彭輝還特意做過專業的記憶訓練。
記憶中,一段十分模糊的情景出現在他的腦海里。
似乎是一首古琴曲。
名字好像是《平沙落雁》。
雖然那首古琴曲和這首被彭輝命名為《紅昭願》的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繫,但是「落雁」二字,卻是王昭君的雅號。
也正是基於這種聯想,彭輝寫出了這樣一首歌。
可這首歌雖好,但卻並不適合出現在劇本里。
原因很簡單。
這首歌可以是舞曲,可以是演唱,但這首歌卻並不適合合奏。
而且歌詞的意境也並不適合校園曲風,也和劇中二次元樂隊的主題不太一樣。
想了想,彭輝最終還是將這首歌收了起來。
目前來看,還不到這首歌發佈的時候。
其實主要是,這首歌比較適合女音演唱,而不是男聲。
以彭輝目前的聲音控制力,是無法演唱出這首歌的。
所以只能選擇隱藏。
然後彭輝的目光就落到了那一首描寫孫權的快歌上。
很早之前,當彭輝開始學習木偶戲的時候,就曾經研究過大量的史實資料。
這些東西,看似無用,但卻豐富着彭輝的知識儲備。
木偶戲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很顯然,彭輝對於三國時期的偶人雜技表演產生了興趣。
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於大量三國史實的研究。
雖然受限於時間的緣故,他只能研究一國,但主要鑽研的方向,就是東吳。
一方面是因為東吳是當時比較平穩的勢力,沒有太多戰亂,雖然內鬥不休,但總體上還維持着和平。
自然的,木偶戲也隨之逐漸發展起來。
也正是因為有着這一段歷史的考察,彭輝對於東吳也就多了一點不一樣的情懷。
其實嚴格來說,他個人是十分喜歡蜀漢的,畢竟那裏有着五虎上將,有着臥龍鳳雛,有着桃園三結義等等諸多典故。
而對於東吳,彭輝一開始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周瑜打黃蓋」以及「三氣周瑜」上。
但是隨着對於東吳史實的研究,彭輝漸漸對於那位建立了東吳政權的孫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彭輝進入寫作狀態之後,也就是郭月演奏完之後,整個樓層的民樂系學生們,紛紛拿出自己的樂器開始了演奏。
群魔亂舞中,莫名卻讓人熱血沸騰。
彭輝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腦海里關於東吳,關於孫權的一生瘋狂閃過。
隨後,這才有了這一首歌的問世。
看着這首歌,彭輝越看越喜歡。
這首歌是一首快節奏的混曲,彭輝在其中加入了笛子的因素,可能這又是當時群魔亂舞達到的效果吧。
輕輕演唱了一下,彭輝即高興又難過。
以他如今的聲音控制力,演唱這首歌不難。
但是想要演唱的好聽,卻很難。
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之前用腦過度,導致現如今身體還很虛弱,無法運用太多的氣息,精氣神嚴重不足。
高興的是,這首歌的表演難度應該不大,只需要經過三個月左右的練習,應該就可以拿得出手了。
什麼?
樂替?
拜託,這樣一部註定是小投資、小製作的電影,你還找樂替?
你是不是傻?
可緊接着,一個嚴重的問題就出現在了彭輝的面前。
這首歌需要用到的樂器……
似乎有點多啊。
換句話說,這是一首混曲。
當初是因為處在那種嘈雜的環境裏,各種樂器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彭輝雖然整個人處於無意識的狀態中
第69章 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