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繼續說道「以後,三年一界大比,每個參賽的工坊或是商戶都要交一筆報名費。這筆錢具體要多少,我心中還沒有一個定數。這筆錢有兩個用處,一來我打算請一些人前來掌眼。」
這次,有人出來回話了。
一位老者,家裏世世代代都是瓷商,自身也是出色的窯匠。
年齡大了便不再作工,留在汴梁主持些日常事務。
「劉學士,這筆錢當出,我等無異議。」
劉安輕輕一擺手「別急,聽我說完。要請的人,是宮裏的女官尚宮,還有總管太監。以及,一些名匠。」
請宮裏人。
這下沒有人接口了,這事似乎沒那麼簡單。
就算是年輕一些的也不敢急着開口,先聽着。
「這事不瞞各位,宮裏也需要打點一下。想來想去,合理出筆錢的也只有這事了,但這事換個角度講,也算是一件好事。御用之物,畢竟名聲更好。更何況官家已經說了,節後上朝,要嚴懲借貢品名義中飽私囊的人。」
聽到這話,這些人反應有點激烈。
好幾個人都上前「這錢,我們願意出,掌眼錢這是應該花的錢,若憑不上名次,那是自家本事差。」
大比最讓各工坊,大商揪心的,怕的就是成為貢品被盤剝。
劉安原本再想解釋兩句,可這會卻有點亂了。
這些人七嘴八舌的說着,劉安都聽不清誰在說什麼,總之就是願意出錢。
好不容易,眾人安靜了下來。劉安這才說道「話沒說完,這筆錢還有一個辦法出,就是拿着名次的好東西拍賣,一半歸你們,另一半扣下。一來是組織這大比要花錢,二來是給宮裏的這部分也在花錢。」
「但,好處肯定是有的。御用物品,就憑這名聲,不在咱大宋販賣,運出去可就是數倍,十倍,甚至百倍的價。」
「這事,你們商量一下,有什麼感覺不舒服的,或是好建議,一會給我說。」
劉安說完退離,鐵頭也跟着離開。
留下空間讓商人們自己商量一下,劉安心裏清楚,這事有廣告效應,雖然出錢卻也是雙贏的事。但這個時代的人未必理解這個。
說太多也不合適,讓他們自己想吧。
縱然是有人不願意,自己也不勉強。
劉安離開後,大商的代表圍在了一起。
有人開口說道「我家不怕被惡吏盤剝,祖上就做過貢品,前朝皇后的鳳袍就是我家用了一年的時間織出來的。可這袍,怎麼說呢,吃力不討好,也不掙錢。」
這話不用解釋,在座的都基本上聽的明白。
一年時間織一件袍,花的人力、物力、精力都是巨大的。
而且還容易被宮裏的官事挑刺。
最終的結果,還不如半年時間賣給高門富戶的織物更來錢呢。
又有人說道「想給宮裏送錢都沒找到門路,這次算是有了。只是這事,劉學士說的古怪,我是在想,這事莫非還有什麼我等想不明白之處?」
「一點小錢,不值一提。」
在座的都是大商,湊幾萬貫,十幾萬貫孝敬宮裏不算什麼。
劉安在外面,剛坐下沒一會,裏面就有了結果。
一致認可,給錢,一年三十萬貫以內,他們這些人能湊出來,也絕對不會讓劉安有半點為難的。
「行,那等我吩咐吧。這兩日好好準備大比。」
劉安也沒再多說細節,他有計劃,可還需要劉承珪那邊認可才行。
劉安又進宮了。這次沒往後面走,只在前殿太監房等劉承珪。
很快,劉承珪到。
「直接說,雜家還要趕過去伺候官家呢!」劉承珪人沒進門就先開口了。
隨着劉承珪進門,小太監們已經跑的遠遠的。
「情況是這樣的。你派人,我用人,然後給發辛苦費。錢送到宮裏,由你統一發放。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公正。這些人的任務就一個,鑑定。鑑定他們懂的東西,然後給一個評價,之後有空了,列一個標準出來,就這麼簡單。」
「成。就這麼辦。」劉承珪也沒問細節,應了一聲之後轉身就走。
這事,算
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