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逆流1982 > 第七百一十四章 電子工業區

第七百一十四章 電子工業區

    段雲對於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一直都很嚮往,作為一名穿越時代的人士,他深刻的理解深圳在其後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怎樣的輝煌和巨變。

    限於內地政策的飄搖不定以及國企之間的資源壁壘,段雲很難在周邊找到合適的代工廠,無奈之下只能將目光放在遠在千里之外的深圳。

    深圳特區的開放,顯示了那個年代領導人的膽魄和智慧。

    在1979年的時候,深圳還無非只是一個小漁村,當初他叫做寶安縣,1979年3月化作深圳市,1980年8月國家在深圳開設財經特區。

    在1984年的時候,深圳特區電子類產品的工廠主要集中在當時的深圳郊區,也就是今日的上部一帶開發輕工業小區。

    在華強北進入開發時,其中一件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拆除碉堡,1979年以前在邊防第1線深圳,邊防軍和當地民兵老百姓一起修築了大量的軍事同事,有縱橫交錯的防禦通道,有鋼筋水泥的堡壘,而在不到兩年之後,這裏的大部分防禦公司都已經被拆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新建的廠房。

    雖然說那個時候的深圳政策上的優勢很大,中央也給予了足夠的自主權,但實際上在深圳特區成立之初,想在這裏辦私營企業也是有一定門檻的。

    彼時的國內私營企業,無論是技術資金還是人才方面,都非常的匱乏,絕大部分根本無法通過審查,所以最先進入特區的其實是一些國企和科研院校的單位。

    深圳上步輕工小區建立之後,電子工業部,兵器部航空局進駐了一大批「華」字頭的電子企業,諸如愛華,金華,華發,振華,華聯……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華強北是中國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中國的第1台國產雙卡收錄機就誕生在這裏。

    這個時期的深圳電子廠還主要以代工為主的「三來一補」企業,「三來」是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而「一補」是指補償貿易,這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嘗試性的創立的一種企業合作貿易形式。


    「三來一補」的出現主要跟改革開放初期地方缺乏資金技術和技術人員有關,但到了80年代後期的時候「三來一補」企業比例不斷下降,並逐漸被「三資」取代。

    當時這些「華」字頭的電子企業客商幾乎全部來自於香港,代工生產一些低端的電子產品和玩具,然後通過羅湖和蛇口港,出口到香港以及其他國家。

    除了這些「華」字頭的電子廠,還有一些就是港商開辦的電子廠,這些電子廠用的都是香港那邊淘汰下來的就是機器,一般是做定向加工的,不對外代工。

    李國勝來到深圳實地考察之後,幾乎把當地規模稍大的電子廠都轉了個遍,最終選擇了電子工業部下屬的金髮電子廠作為合作代工廠。

    通過電話段雲和李國勝約定好在廣州辦事處碰頭,然後一起前往深圳特區。

    不過在前往深圳之前,李國勝告訴段雲他還需要在當地派出所辦理邊防證。

    80年代去深圳還要邊防證,這也是段雲之前沒有想到的事情,但實際上也跟當年的國情和深圳的地理位置有關。

    由於那個時候從深圳偷偷跑向香港的人很多,而當時駐守香港和深圳邊境的邊防部隊有限,而深圳變成特區之後,打工者越來越多,為了能有效的杜絕這種偷偷過境行為,國家在這裏設置了兩條線,「一線」就是深港邊境線,而二線則是特區管理線,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深圳特區管理線既是特區管理線,又是邊境管理線,兩線合一,稱為「二線」。

    當時辦理一個進入深圳的邊防證,需經過單位政審派出所核查,公安局辦理三個程序,如果沒有單位,還需要接到委員會審查申請,手續非常複雜。

    不過好在段雲之前一直擔任勞動服務公司總經理,另外和廠區派出所,以及市公安局都有着非常好的合作關係,所以段雲找到市公安局的楊局長後,只用了不到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將手續全部辦完了。

    拿上邊境管理區通行證,段雲又馬不停蹄開車來到了火車站,買了一張前往廣州的火車票。

    考慮到到深圳後可能要和廠家簽訂合同,所以段雲這次帶上了廠里的營業執



  
刀削麵加蛋推薦:  化工帝國1980  
隨機推薦:  穿越星際妻榮夫貴  大月謠  女神的超級贅婿  降生記  萬古第一神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逆流1982"
360搜"逆流1982"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