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事先想好了價格,脫口而出:「兩萬你拿走。」
這個價錢還算公道,趙琦也沒想要壓價,就答應下來。
老人接下來拿出的物件比較大,佔了袋子的一半體積,趙琦對它很是期待,等拿出來一看,果然不同凡響。
那是一件筆海,可能有人對此不太熟悉,其實也可以理解它是一種筆筒,只不過,直徑19厘米以下的叫筆筒,達到20厘米的稱筆海。
這件筆海明顯是此檀的,而且整器挖取,木質甚堅,色褐而近赤,表面包漿厚重。
筆筒一周上刻金農梅花稿,見「梅花滿枝,老乾蒼遒」,頗有傲骨凌凌之風範。構圖疏朗有致,所刻刀法深淺並用、剛柔相濟,線條挺拔尤勁,盡得梅之神韻。書體得金農漆書之精髓,拙而不板,頗具金石意味。
趙琦拿到手中觀察,心中忍不住叫了聲好,但馬上,他又發現這隻筆筒有些不對勁的地方。
片刻後,趙琦問道:「大爺,你這筆海要價多少?」
老人比劃了一下,給出了八萬的價格。
不過,這次趙琦搖了搖頭:「不行,這價太高了。」
老人說道:「這是紫檀做的,你看這筒壁的厚度,在同類物品中也算是佼佼者,而且雕工還這麼出色,我看小哥爽利,我才給八萬的。」
趙琦微微一笑:「大爺,我問一句,你是誠心出手嗎?」
老人聞言有些不悅:「不是誠心的,我吃飽了,托人打聽你的行蹤,大老遠跑過來呀!」
趙琦微微一笑:「大爺,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想必你的經驗應該比我豐富的多,這筆海的高度跟直徑不協調,你應該看得出來吧。」
老人的表情有些緩和了:「你說說看。」
趙琦侃侃而談:「這筆筒如果高出一、二厘米,整體就協調多了,也好看多了。再看這口部的包漿,明顯跟其它部位不同,碴口也沒有那麼圓潤,我看是截了口的,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要說,以這筆海的體積,截去這點並不多,並不影響使用,但以收藏來說,這就是個大問題了。
古人製作一件器物非常講究,特別是這類貴重工藝品,非常注重整體的協調,如果截掉一點,就破壞了原有器型,打破了端莊清雅的氛圍,如果看了一會,就能發現它非常彆扭。
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因為筆筒有這個毛病,別說八萬,就算是十萬,賣掉也輕輕鬆鬆,至於說老人不知道,那就是說笑了。
這年月,做什麼事情都得長一個心眼,善心應該有,但千萬不要因為別人可憐,就放鬆警惕。就像這隻筆筒,如果趙琦可憐老人,沒有發現問題,這筆生意就虧了。
老人沒有否認,趙琦確實沒有說錯,筆筒是截了口的:「小哥眼光確實不錯,那你覺得多少合適?」
「我也不佔你便宜,六萬吧。」都是行家,還價的時候就不可能死命了往下還,這種事情做多了,是要被別人看不起的。
「咱們各退一步,六萬五,再少就真得不行了。」
趙琦想了想,這年月好東西越來越少,老紫檀越來越貴,東西買下來,不用擔心砸在手裏,便同意了。
陪着老人在小區外面不遠處的銀行轉了賬,又把五十萬也轉在父母的卡,趙琦這才拿着東西回去。
「怎麼這麼久?」李蘭關切地問道。
趙琦換着鞋子說:「鑑定需要時間,還要陪他去轉賬。」
「花了多少錢?」趙永年問道。
「一共八萬五。」
「這麼貴啊!」
「不貴了,轉個手能賺兩三萬呢。」趙琦說話的時候,內心也有些感慨,想他重生那會,為了幾千塊錢還四處奔波,現在呢,轉個手就能賺這麼多,那種感覺相當複雜。
再想想那些有錢老闆,幾十上百萬買的古董,轉個手如果能賺十幾二十個點,能抵得上一個家庭辛苦好幾年了。
說到底,世界的本質還是一樣的,以大才能搏大,以小搏大畢竟是少數。
雖然有趙琦做了鋪墊,趙永年夫婦倆還是相當驚訝,這才一個小時都沒有,就能賺兩三萬,那一年能賺多少?
雖說賬不能這麼算,但也夠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