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對鱔魚情有獨鍾。
在這裏,不僅大飯店裏有各種鱔魚的經典菜品,甚至各家的家庭主婦,也能輕易做出七八道鱔魚菜。
鱔魚如此有群眾基礎,做法上自然也更加精益求精。
軟兜長魚,就是烹飪一道的集大成者,也算是鱔魚菜品的巔峰。
因為這道菜不僅名氣大,也不僅有着濃厚的歷史底蘊,最重要的是,這道菜非常好吃。
不管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不管喜歡吃酸甜還是喜歡吃麻辣,嘗到這道菜之後,無一不會被這道菜所打動。
僅僅用好吃兩個字來形容這道菜好像有些不夠分量。
但是吃過這道菜的人,腦子裏也只有這兩個字停留,因為太好吃了,好吃到詞窮,好吃到根本沒工夫去想那些繁多的詞彙。
這就是軟兜長魚這道菜的魅力所在。
於培庸話不多,簡單介紹一下軟兜長魚的來歷和典故,便開始介紹今天要用到的菜品。
首先是長魚,也就是鱔魚,這是這道菜的絕對主角。
這道菜所用的鱔魚,可不是隨隨便便抓兩條就行了,這道菜要用那種一尺長筆桿粗同時脊背發黑的那種小鱔魚。
這種小鱔魚俗稱「筆桿青」,肉質細嫩,口感十足,最適合製作軟兜長魚這道菜品。
按理說吃軟兜長魚這道菜應該是小暑時節,因為在淮揚菜中,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不過現在很少人還會遵循不時不食的說法,只要想吃,什麼時候都可以吃。
除了鱔魚之外,這道菜還要用到蔥段薑片,這兩者是等會兒汆燙鱔魚時候用的,除了蔥段薑片之外,還要用到大蒜和洋蔥。
洋蔥是提前炒好放在盤子裏墊底用的,只有大蒜是炒制時候必備的配料。
於培庸這會兒雖然是拍視頻,但是他的注意力卻沒在鏡頭上,而是耐心的給徐拙講解着。
顯然,他是想讓自己的孫女婿把這道菜學會。
徐拙裝作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時不時還甩出兩個不算外行的小問題,這讓於培庸就更加來勁了。
介紹完菜品之後,於培庸便開始準備製作。
首先,他在灶上燒了半鍋水。
等水開的同時於培庸也沒閒着,他迅速把大蔥切成段,把生薑切成略厚一點的大片。
把這兩種配料直接投入到鍋里之後,他又將洋蔥切絲,大蒜切片。
準備妥當之後,於培庸又把旁邊盆里還在遊動的鱔魚撈出來,裝進一個細密的網兜中。
軟兜長魚的中的兜,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現在,這個說法有了新的解釋,據說軟兜長魚的做法中有三種帶兜的地方,第一兜就是焯水時候用的網兜。
第二兜是做好的鱔魚夾起來像小孩子的肚兜一樣。
而第三兜,就是吃的時候得用勺子兜着,因為鱔魚太軟,上面的油脂濃郁,一不小心就會彈到身上或者滴到桌上,非常不雅。
具體是不是這樣徐拙也不清楚,因為於培庸自始至終也沒解釋這點。
鍋里的水快燒開的時候,於培庸往鍋里放了一勺食鹽,接着又往裏放了大半碗料酒、二兩左右的白酒以及大半碗香醋。
「鹽能夠去除鱔魚表面的粘液,這樣鱔魚吃起來會更加爽利,香醋能夠增加鱔魚的光澤度,使得鱔魚的顏色看起來更加鮮活,其他幾樣都是為了去除黃鱔的那種腥味兒。」
於培庸一邊做,一邊給徐拙講着放這些調料的作用。
以往焯水,大家都會說放入放入蔥段薑片料酒,卻從沒人講解一下放這些調味品的作用和目的。
只有於培庸會這麼細緻的講解,這讓徐拙很是受用。
等鍋里的水徹底燒開之後,於培庸把火關小,等到鍋里的水不在沸騰的時候,他先用勺子在鍋里攪動幾下,然後提着裝有活鱔魚的網兜迅速丟到鍋里。
鱔魚不能用開水燙,需要用八十度的熱水來汆燙,這樣才能保證鱔魚的外皮不會被燙破皮,從而影響菜品的口感。
鱔魚在網兜里迅速掙扎,不過隨着於培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