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可以理解。讀爸爸 www.dubaba.cc」
「因為《美好明天》是一部電影,《奮鬥》是一款遊戲,裴總細緻地刻畫了其中的細節,每一位觀眾、玩家看到,都能或多或少地,獲得差不多的信息。」
「但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所面臨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每個人從『現實』中獲得的信息都是大相徑庭的。」
「有些人通過自己的奮鬥改變了命運,而有些人則沒有;有些人看到了這個世界溫情的一面,而有些人看到了這個世界冷酷的一面。」
「所以,他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看法,自然也是天壤之別。」
「而我要強調的是,對於現實世界,裴總其實也已經表達過他的看法,只不過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
「為什麼呢?大家看我的標題沉默的表達者。」
「這種表達,是沉默的表達,不會明明白白地說出來,而是要靠你自己去領悟。」
「好的,接下來請大家點開視頻簡介里的第二個鏈接,好好讀一下裴總在他的母校給貧困生的演講稿中所表達的內容。」
「三、二、一。」
「好的,相信大家都看懂了。裴總給這些貧困生捐了一千五百萬,而這個演講的目的,是告訴這些貧困生,要善用這些財富。」
「但是,裴總並沒有強調『節儉』,而是在強調『注意力』。」
「其實,這就是裴總自己的財富觀。他雖然不認同消費主義,但也不認為『摳門』就是好的。」
「在面對財富觀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容易走向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
「一種人認為,及時行樂就是好的,工資一到手就立刻花光,甚至要用信用卡超前消費,購買完全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東西;」
「而另一種人認為,拼命攢錢就是好的,想盡一切辦法去把握每一寸的蠅頭小利,明明有錢,卻活得像個乞丐,反而錯失了很多機會。」
「顯然,這兩種極端的想法都是錯誤的。」
「而裴總的演講稿告訴我們,對每個人來說,我們最珍貴的東西其實並不是錢,而是注意力!」
「只要好好地運用我們的注意力,我們自然可以去賺到更多的錢;相反,如果我們過於在意蠅頭小利而浪費了自己的注意力,那反而是因小失大。」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了,這篇演講稿跟這期的視頻,以及《奮鬥》這款遊戲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
「這篇演講稿的內容,再加上裴總的所有產業,其實就是在補充《奮鬥》中所沒有的內容,是在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到底什麼才是『奮鬥』?」
「在面對『奮鬥』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也同樣會走向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
「一種人認為,奮鬥是無意義的,奮鬥也不能改變什麼,不如得過且過,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
「而另一種人認為,只要拼命奮鬥就一定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從不去問自己奮鬥的方法是否正確。」
「這兩種想法,顯然也都是錯誤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補充一點何安大佬指出,《奮鬥》這款遊戲中窮人悲劇的根源之一,在於『消費主義』和『智商稅』,窮人努力地爬上一個虛假的中產階級的位置,卻被消費主義收割辛苦掙來的財富,最終再度跌入貧窮的輪迴。」
「在《奮鬥》這款遊戲中,消費主義已經控制了整個社會,所以遊戲中的窮人沒得選;但在現實生活中,消費主義還並沒有變成整個社會的共識,所以我們反抗消費主義,就可以不被收割,可以完成財富的初始積累。」
「對於這一點,也有很多人存在疑問,因為何安大佬並沒有展開說,消費主義到底是什麼。」
「按照一般的定義,消費主義就是社會大多數人的大多數行為,是追求體面的消費,渴求無節制的物質享受和消遣,並把這些當成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價值。」
「但我相信,每個人對於『消費主義』和『智商稅』這兩個概念,都有自己的看法。」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消費主義』和『智商稅』的概念,似乎是因人而異
第658章 消費主義與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