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下,十餘年間,明軍從未如此強大。
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福建等地的明軍,多達二十五萬餘眾,詐稱大軍七十萬,將武昌城圍得水泄不通。
尚可喜大軍就在武昌城之北,大別山南麓的麻城附近,卻不敢靠近武昌一步,只能深溝高壘,作壁上觀。
孔有德與尚可喜可以說交情不淺,都是東江鎮的熟人,且隆武朝廷起大兵,攻擊武昌時,兩人就有商議,孔有德在城內拖住明軍,而尚可喜則在城外護衛糧道,隨時進行支援。
現在孔有德有難,於情於理,尚可喜都不能坐視不管,無奈圍困武昌的明軍,實力實在太強大,以至於尚可喜根本不敢發兵救援。
數月來,孔有德數次派人突圍,前來求援,懇求尚可喜攻擊明軍,緩解武昌城內的壓力,但尚可喜都不為所動。
這倒不是尚可喜見死不救,而是不能,二十幾萬明軍齊聚武昌,他派出多少兵馬,都是有來無回,結局只能是不僅不能為武昌分擔壓力,反而折損自己的兵馬。
麻城縣,尚可喜中軍大帳內,渾身是血,衣甲破損的漢軍正紅旗將領孫龍,跪拜在身穿藍色鎧甲的尚可喜面前,不停的磕頭,痛哭流涕,「王爺,奴才等百人突圍,就剩奴才一人,抵達王爺大營。還請王爺看在同為漢旗,看在與我家王爺的交情上,救救武昌吧!王爺,救救武昌吧!」
孫龍以頭磕地,血糊滿面,令尚可喜和漢軍鑲藍旗的將領們,如座針毯。
正紅旗被圍在城中,彈盡糧絕,已經快到殺人而食的地步,鑲藍旗卻在一邊看戲,眾人都感到臉上羞愧。
孔有德數次派人突圍求救,每次派出百餘精兵,能殺出重圍,前來大營的也就個把人,而且幾乎都帶着重傷,傾訴着武昌城的危機。
畢竟都是漢軍旗,而且交情深厚,孔有德數次求援,尚可喜都沒給個反應,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也不好拒絕眼前痛哭磕頭的求援將領。
大帳中,孫龍磕頭不止,不停的請求尚可喜發兵,旁邊尚之信見尚可喜為難,便去拉孫龍,孫龍卻跪地不起,悲憤痛哭,「王爺難道真的不救恭順王和武昌城內數萬弟兄嗎?」
坐在帥位上的尚可喜,臉頰鼓動,半響忽然站起身來,走到孫龍面前,居然跪了下來,悲痛道:「孫將軍,本王實在愛莫能助啊!」
孫龍見尚可喜居然給他跪下,知道他不想出兵,只能不停的磕頭,「王爺救救武昌,救救武昌~」
尚可喜無奈道:「你如此逼本王,就是逼我數萬弟兄送死啊!如今,朝廷動盪,偽明兵威正盛,以本王現在的軍力,如果去進攻明軍,現在去給武昌解圍,恐怕不僅解不了武昌之圍,還會全軍覆滅,猶如以鮮肉飼猛虎,有去無回啊!本王還不如保存實力,等朝廷援軍趕來,再為恭順王和城中將士報仇!」
孫龍聽了這話,頓時心如死灰,尚可喜這是已經將孔有德和武昌城中的清軍,當死人看了。
一時間,孫龍氣憤無比,不過尚可喜說的話,其實也有道理。
武昌被圍,尚可喜也十分心急,他按兵不動,並不是沒有想辦法,其實他已經派出快馬,去向北京請求援兵,催促河南、山東、兩淮的清軍儘快來援,等外圍援兵有個十來萬,再為武昌解圍。
孫龍見尚可喜都給他跪下了,知道讓尚可喜發兵,已經沒有可能,但是他不能就這麼回武昌,於是悲憤道:「王爺若不發兵,至少給奴才數千兵馬,讓城中兄弟知道,朝廷沒有放棄他們啊!」
尚可喜站起身來,看着扣頭出血的孫龍,都是多年的老兄弟,一兵不發,確實也說不過去。
「本王給你三千精兵,要是你能突破阻攔,本王定然派人隨後殺入!」尚可喜長嘆一聲。
孫龍知道尚可喜已經讓步,他再怎麼哀求,也不會有更多的兵馬,於是支起身子,單膝行禮,不顧身上有傷,便即可率領三千清兵,向南進發。
武昌城上,孔有德滿心憤慨,已然決定要和尚可喜這個背信棄義的狗賊絕交。
正紅旗被圍困在城中數月,已經到了要吃人的地步,可是尚可喜數萬大軍,卻駐紮於武昌之北數十里外,作壁上觀,令孔有德極為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