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方國安率領八千精兵,一路急行,來到洞溪。
方國安作為魯王麾下大將軍,對於浙東地形瞭然於心,特別是魯監國以紹興為臨時行在,他對紹興府周邊,每條河流小溪,樹木山林,都銘記在腦海之中。
八千浙兵一路急行,趕至洞溪後,方國安迅速偵查地形,八千人馬分為左右兩軍,多備弓箭、鳥銃,在道路兩旁的丘林上設伏,準備迎頭痛擊李率泰之軍。
與此同時,魯王率領後軍三萬餘人,將在戰役開始後不久,加入戰場,以四萬大軍,對陣一萬清軍。
若是不出意外,只要伏擊得手,浙兵還是有很大的勝算。
二十日清晨,八千浙兵佈置妥當,不過卻未見敵軍蹤跡。
午時,道路上依舊一片寂靜,沒有任何異常。
這讓方部將領不禁開始有些擔心,難道清軍沒有走洞悉,或者已經提前過去?
一時間,將士們都顯得十分的焦慮,方國安對此,卻很有信心。
作為統兵大將,作戰首先要知道地理,而以路程來看,富陽到紹興的距離,是蕭山到紹興的兩倍,從富陽到紹興又多是山地丘陵,清軍必定還未過去。
果然,午時剛過,便有斥候回稟,發現了清軍的蹤跡。
方國安當即命斥候繼續探查,令大軍迅速隱蔽,等待敵軍到來。
……
紹興府乃古越地,南有會稽山,處於浙北平原、浙西山地丘陵和浙東山地丘陵交界地帶,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而下,除了北部平原地形單調之外,其它方向都是丘陵山丘起伏,地勢複雜。
九月下旬,浙東天氣轉涼,陽光照在身上,不似六七月間那麼酷熱,反而讓人覺得十分溫和,有種躺在地上,曬曬太陽的衝動,實在不適合打仗。
這時,一支兵馬從西迤邐而來,隊伍在丘陵間蜿蜿蜒蜒,前後綿延數里之長。
算時間,李率泰的兵馬,本來早該到紹興,不過吃了不熟悉地形的虧,所以走的比較緩慢。
在丘陵地帶行軍,地形複雜,清軍拔山涉水,一路十分疲乏。
這時清軍士卒大多低着頭,用兵器杵着地面而行,騎在馬背上的騎兵,不時警惕的打量着四周情況。
「李都統,前面就是洞溪,出了這一帶,就是平原,騎兵可以直驅至山陰、會稽城下。」一名綠營將領突然指着前方說道。
李率泰是漢軍正藍旗梅勒章京,也稱為副都統,李率泰出生於遼東鐵嶺,初名李延齡,十二歲時,便奉侍努爾哈赤,被賜率泰之名。
在投降滿清的漢奸中,李率泰可以說是最早的,不過排名早,並不是因為他,而是他的父親李永芳是明朝第一個投降滿清的邊將。
因為資歷老,所以李率泰很受滿族統治者的器重,十六歲就娶了努爾哈赤的孫女為妻,可以說已經脫漢入滿,是滿州人的自己人。
李率泰聽了旁邊浙江巡撫張秉貞的話,眼中露出喜色,「傳令前軍,加速前行,大軍在山陰過夜!」
張秉貞微笑道:「浙兵俱在杭城,都統兵臨山陰、會稽,就如神兵天降,不戰可下二城!」
張秉貞原來是明臣,清軍南下杭州時,他與叛賊陳洪範一起,勸說潞王降清,潞王聽從了他們兩人的建議,將浙江拱手相送,結果潞王被他坑慘,押入北京後不久,就與安宗、荊、衡等王一起被清軍凌遲,而張秉貞卻青雲直上,剛剛被任命為滿清的浙江巡撫。
這次李率泰出征,需要嚮導,他便自告奮勇,領着五千撫標,跟隨出征。
兩人正說着話,一陣蹄聲轟鳴,卻是正藍旗騎兵離了大隊,向前偵察。
李率泰穿插進入明軍控制的區域後,就與多鐸斷了聯繫,並不知道浙兵已經提前撤回南岸。
此時他以為浙兵尚在杭州一線,紹興府不會有什麼浙兵,不過他還是派出了斥候,進行探查。
八旗騎兵離了大隊,在丘陵間的小道上奔馳,左右地形並不險峻,不過卻十分複雜,清軍前進的道路在丘陵之間,道路兩側是矮丘和梯田,並不見什麼異樣。
根本不需要探查,浙兵都在杭州,不會想到他們會直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