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登封元年三月初,武后終於出關,在嵩山行宮召見後突厥、鐵勒九姓和吐蕃各方人等。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席間君臣和樂融融,武后言辭溫和,先後提及天朝對後突厥內戰,鐵勒九姓和吐蕃的商道等事憂心忡忡,藩屬各方體察皇帝陛下聖心,競相表達忠心,各自退讓,達成了一系列共識。
後突厥兩部之間劃設緩衝區,緩衝區內突厥兩部人丁悉數撤出,由鐵勒九姓中的葛邏祿部與天朝拓跋司余、趙與歡所率兵馬共同戍守,准許葛邏祿部移民充實該地。
回紇部為大周與鐵勒九姓貿易通商中轉,後突厥默棘連部為大周與後突厥通商中轉。
吐蕃自願讓出西峪石谷城,當作商埠,退出東蝸關,由大周軍隊與吐蕃軍隊共管,以保商道安全,自此,吐蕃邏些城及以南,由劍南道安戎城通商,北地則由西峪石谷城通商,互不干擾。
在武后的親自見證下,後突厥默棘連部與默啜部簽署和議,允諾不相攻伐;鐵勒九姓葛邏祿部與回紇部定下盟誓,回紇部中轉之天朝財貨,輸送給葛邏祿部的,除成本外,不額外加價。
武后高居上座,俯視下方來來往往的藩屬,笑容如花綻放。
經此一事,北塞各方勢力犬牙差互,各方加意提防,互為仇敵,吐蕃實質上已然分裂,論欽陵控制的邏些城以北,與赤都松贊普控制的邏些城以南,雖共有一個國號名義,但再想聚力行事,已是絕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藉助通商府將大周商貿優勢整合,化為實質,成了懸在外藩頭上的利劍,大周的無上地位和仲裁角色,前所未有的強化。
「諸藩秉承仁恕之道,和衷共濟,轉禍為福,朕心甚慰」武后走下丹墀,來到幾家大藩頭領中間,長身玉立,雙臂伸展開,情緒激昂,「朕說過,天朝乃大周與外藩所共有,所謂君子喻於義,眾卿為天朝共榮之大義,不惜捨棄利益,朕亦當持正秉衡,扞衛正道」
「自今日始,有誰膽敢毀約背諾,陽奉陰違,膽敢私相授受,損人肥己,朕不答應,凡我天朝萬邦,亦當併力,共擊之」
「陛下英明,燭照萬里,萬邦子民,咸感恩德」
「陛下萬歲,萬歲」
隨扈皇族諸王、朝中重臣與外藩一同,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武后站在大殿中央,伸展雙臂,微微仰頭朝天,盡情享受着天朝正朔、萬邦之主的無上尊榮。
「都起來吧,諸藩鞍馬勞頓,着光祿寺賜盛宴於會館,以賀此盛事」
武后舉步重新邁上丹墀,矯首回顧,在權策身上停留了良久,只見他面如平湖,不見大功得成的驕矜之色,也沒有迫使姻親付出慘重代價的難堪糾結,就是那樣平平淡淡站着,仿佛一切都與他無關。
武后的眸光越來越深,歸於一個動人的微笑。
「朕體不豫,相王、梁王代朕作陪」
「權策,你與後突厥默啜部分屬姻親,公而忘私固然可嘉,太過不講情面,也是不妥,此乃家事,便不再此地詳說,你請大王子隨朕同來,在朕面前,找出個商議情理兼顧之策,不然,休說雲曦,便是朕,也饒你不得」
此言一出,眾人神情各異。
大周朝臣王公騷動一瞬,便歸於沉寂,權策處置外藩事務,事機圓滿,當得起大公無私,任誰也找不到話說,武后為此心生憐惜,法外加恩,雖說突兀,但並不出格。
外藩隊列中,大多只是對權策的得寵程度,有了更深認識,只有暾欲谷,面色有些緊張,旋即恢復平靜。
和議已成定局,即便天朝有意變動,也當另外設法,不至於朝令夕改,損傷默棘連部利益。
「臣遵旨」權策躬身應命,在眾目睽睽之下,邁步面向楊我支。
不過區區數日,楊我支仿佛蒼老了十歲,兩鬢華發雜生,面上蒼白一片,眼神不復原先桀驁凌厲,但卻複雜了許多,見到權策來到面前,驚鴻一現的仇恨,很快被深沉包裹了起來。
權策不以為意地一笑,伸手延請,「兄長,請隨我來」
楊我支遲鈍地點點頭,落後權策一個身位,亦步亦趨,一道向武后寢殿行去。
武后禮敬佛道未久,寢殿中裝點素雅,三清道尊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