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長夏門。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今年朝賀正旦,各方藩屬國使節,已然來得齊齊整整,大多都是酋首國君親至。
西南正南的小國小部不說,便是大藩,也來的格外隆重,新羅國王金理恭親至,鐵勒九部的酋長一齊來到,突厥部落中,無論是腦後長了反骨的默棘連,還是自命鐵骨錚錚的默啜,都底下頭顱,親自來神都朝賀,游離在突厥邊緣的突騎施部執失部,頭領已經老態龍鍾,仍是驅馳千里趕來。
因來者都是一方豪雄,即便國小,也當得敬重,義興郡王李重俊每日裏在神都長夏門安喜門兩處來回,忙得不可開交。
眼下,吐蕃使節和倭國使節也將來到,這兩家接待完畢,迎迓外藩的差事,便可告一段落。
「鄧寺卿,倭國使節遠跨山海,受節氣天候影響,來得遲緩也就罷了,吐蕃使節近在劍南道之側,下了高原,比六詔等藩要近便些,何故來遲?」李重俊搖了搖脖頸,很是酸痛,對即將到來的吐蕃使節頗有微詞。
「回稟義興王,吐蕃使節上路時辰甚早,但因國內爭拗,兩次更換使節人選,中道將人撤回,重又在邏些城出發,因此延遲」鄧懷玉微微欠身,公事公辦,姿態不遠不近。
眼前的郡王,是極有可能成為太孫,或者太子的,但他並沒有巴結之意,數年以來,他早已看清,武后當朝,朝局大勢,與爵位地位全無關聯,誰能上位,都在未定之天,能踩准踩穩節奏,才是王道,恰好,他的恩主權右相,在這方面從無失手。
再者說了,即便是李重俊本人,仍要喚權策一聲師傅或者大兄,多仰仗他提攜,才能穩住腳跟,只須跟緊了權右相,便天然佔據先手,又何必捨近求遠折騰?
「撤換兩次?吐蕃可是有甚大事?來使何人?」李重俊脫口詢問,鴻臚寺預先提供的參考卷宗,只簡介了吐蕃基本情形,並未提及其他。
鄧懷玉傲然一笑,淡淡道,「吐蕃國主赤都松與大相論欽陵不和,選派使節,未成共識,便各自選人來神都,論欽陵一開始派了自己的長子過來,後又決定親來,赤都松原本派了重臣,後又改了主意,派了自己的王后和上次的沒廬氏協爾一同來」
「王后做使節?」李重俊目瞪口呆,神都不缺國王,甚至女王也有不少,但讓王后來的,還真是開天闢地獨一份。
「哼哼」鄧懷玉仰着頭哼了聲,高傲不可一世,「去年,因論欽陵才與大周鏖戰,邏些城方面掉以輕心,只派了宗室貴女前來,恰逢權右相大動干戈,以商道調理外藩忠誠,沒廬氏協爾一人,雖有赤德祖贊世子襄助,仍舊遭了論欽陵算計,沒能鞏固優勢,給了論欽陵喘息之機,這次怕是痛定思痛,擔憂論欽陵再出陰招,才換了王后親自來」
李重俊下意識地挺直了肩背,不須鄧懷玉多言,這幾日他體悟頗深,外藩如雲,上至國主,下至護衛民夫,無不聞權策之名而色變,但又按捺不住時常將權策掛在嘴邊,旁敲側擊打問行蹤,敬畏有加,愛恨交織的情態,令他真正了解了權策在外藩領域獨一無二的地位。
口中問道,「既是如此重視,赤都松為何不親自來?」
鄧懷玉笑了,「義興王有所不知,赤都松贊普能坐穩邏些城,全都仰仗母族沒廬氏妻族尼雅氏,現在吐蕃朝中掌權的,大多出自這兩大氏族,太后沒廬氏赤瑪倫,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委派尼雅氏王后和沒廬氏貴女來朝,才是邏些城的權勢真相」
李重俊似懂非懂,但看出了鄧懷玉無處不在的傲氣,大周的清水衙門鴻臚寺,不只對外藩內情了如指掌,還能讓外藩各自相爭,競相討好,心懷激盪,長聲一嘆,「祖宗基業,我等手中光大,真天朝也」
鄧懷玉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一抹譏誚,腹誹一句,本事不大,口氣不小。
與權策的黨羽圈子接觸多了,朝中風高浪急,愈發看得清晰,受了些氛圍影響,對這些憑着血脈出身,碌碌無為,坐享其成之輩,不大看得起,哪怕他是權策的學生也是一樣。
未久,吐蕃使團大隊人馬出現在天際,鼓角爭鳴,禮樂翻飛,李重俊率隊迎上前去。
一輛金銀包裹,亮閃閃的寬大厚氈車來到最前頭,走出個年過三旬的少婦,身上穿着白袍,珠珠串串掛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