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功元年三月底,故魏王武承嗣喪葬發引之期。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天色尚好,無風無雨。
神都公卿文武,鱗鱗薈萃,恭送這位縱橫風雲一時的武氏宗王,入土為安。
武承嗣的陵寢,在神都西北郊外,白馬寺旁百里,有一絕佳的風水龍穴,坐山望水,半山有小瀑布,兩側有山嶺環抱拱衛,自成陰陽,氣象萬千。
神道自半山腰的瀑布起,一直綿延到山頂,神道碑屹立在蒼松翠柏之間,碑銘由春官侍郎崔融題寫,宰相歐陽通手書,洋洋灑灑數千言,將武承嗣生平履歷陳述一遍,依着風俗,為逝者諱飾,頗多溢美之詞。
神道碑兩側,各有文武石像四尊,匹配武承嗣的太子規格。
送葬隊伍像一條蜿蜒長龍,一片素白,白幡亂飛,紙錢遮天蔽日,長明燈遍插山巒各處,嗩吶聲悽厲,混雜着喪家的哭嚎聲,令人心生惻隱,壓抑無比。
權策目送靈柩入土,繞墓室三周辭靈,禮節已畢,與眾人一道,避開神道,另行尋路下山。
「大兄且留步」武延基一身重孝,從後頭追了出來。
他這一聲高呼,引得眾人紛紛回身側目。
權策轉身,見他形容憔悴,拱手道,「魏王殿下,逝者已矣,令尊英靈已遠,生者還須珍重才好」
「多謝大兄關愛,延基仍是延基,大兄稱呼,盡可自便,萬勿生分」武延基伸出雙手,捧住權策的手,「皇家禮制,先國後家,並無丁憂,延基守孝七日後,便會返回長安軍營履職,恭候大兄再度蒞臨校閱」
大唐立國之初,胡風濃郁,禮制寬鬆,皇家更是如此,武周革命以來,流變更甚,屢屢突破下限,許多禮教德行,已然乏人問津。
說起來,權策自己,也在其中出了一份力,他與太平公主姨甥孽戀,並未因此影響他高官顯位,甚至他的名望聲譽也受損有限,多的是士林中人,引經據典,尋章摘句,為他強行洗白。
權策微微躬身,「殿下練兵,有的放矢,身先士卒,數月不輟不休,臣早有耳聞,還望再接再厲,早日博回軍號軍旗,使領軍衛不只為長安戍軍,更能成神都西大門屏障」
「至於校閱……」權策搖搖頭,苦苦一笑,「臣眼下,難以信口厘定,還須,等待天時」
武延基眉頭大皺,眼中閃過驚惶之色。
他相信權策不會在軍務大事上虛言相欺,但堂堂主張軍政的尚書省右相,不能確定校閱軍衛的事宜,唯一的解釋便是,因吐蕃貴女沒廬氏協爾的婚事而起的爭鬥,尚在如火如荼,勝負不明的階段,權策為了讓武崇敏如願,若後續局勢不利,很可能將手中的重權作為籌碼,以作騰挪。
武延基望着神色淡淡的權策,一時無言,心潮起伏,也不知是妒是羨,武崇敏有權策做大兄,真真幾輩子修來的福緣。
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武三思等人用武延安做筏子打擊權策,他完全可以釜底抽薪,「大兄,延安一人在京,我不放心,有意將他投入右玉鈐衛歷練,不知……」
權策抬抬手,制止了他,微微垂首,附耳輕聲道,「莫要輕舉妄動,你作壁上觀,便是助我」
「是」武延基堅定應聲,心頭迷霧重重,或許他猜錯了?
他當然猜錯了。
權策將軍政重權做籌碼,不是為了局面不利準備的,而是為了向武后政治表態而準備的。
武延基若是不顧一切,襄助於他,反倒會落人口實,魏王一系的武氏子孫,也成了權策的擁躉,武三思等人完全會藉機鼓譟,讓他擅權勢大的非議沉渣泛起,得不償失。
武承嗣的葬禮之後,神都朝野還沒有喘息,權策的反擊就到了。
大理寺卿狄光遠聯名數十名朝官一同上奏,彈劾梁王武三思,以朝政為兒戲,在市井賭坊押注政務,牟取暴利,荒唐無形,貪得無厭,敗壞朝綱,不配為朝廷宰輔。
隨同奏疏上呈的,還有賭坊押注的牌票,上頭的籤押顯示,賭注共計十一萬貫,都是武三思的貼身小廝長生的,這與他的身份絕不相符,定是背後另有其人,賭坊的掌柜和東家都有供詞,人證物證齊全。
武三思等人還來不及作出反應,洛陽司馬崔澄便聯
第750章 花謝花飛(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