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放着好好的人不用,上那些成本高,維護更高的設備?這麼浪費,腦袋不是瓦特還是什麼?
說實話,莊建業也不想這麼幹,但凡能用低廉的人力誰搞這麼複雜,可問題是航空、航天製造不同於其他工業門類,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很高。
而國內一年畢業的相關的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就那麼多,且多半都是定向分配,落到中國騰飛手裏沒剩下幾個。
高端人才可以用高薪挖來,大量的普通技術工人怎麼辦?總不能全都高薪挖吧。
當然,這幾年莊建業一直在倡導大學擴招,發展技工類教育,以便從根本上解決人才短缺這個問題,可是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雖然國家近些年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很大,可終究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效果。
在這漫長的等待期中,中國騰飛難道就不生產了?十號工程、二十號工程難道就要躺屍等着人才和技術工人到位?
顯然是不可能,既然如此,莊建業只能是另闢蹊徑,用高精度的工業機械人替代缺額嚴重的普通技術工人,融入到自己的航空、航天生產線當中,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局面。
但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騰飛始終是目前國內同類企業中,職工數量最少的一家,可同時也是生產效率最高的一家。
而在這不菲的投入背後,則是中國騰飛不斷提升的產品品質以及對工業機械人十分深刻的理解已經深厚的使用經驗。
再加上中國騰飛本身在衛星、運載火箭、高超聲速飛行器等外層空間方面多年的技術積累,載人航天工程的專家們在一番可行性調研後,最終建議將國內的太空機械臂項目交給中國騰飛。
而nb—36p型工業機械人,便是在這個項目下,衍生出來的低端太空機械臂……
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太空機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