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重生之大宋明君 > 第四十五章 何以破敵

第四十五章 何以破敵

    在營地的選定上,歷代將帥都極為重視。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歷史上,不知有多少戰將敗於紮營。

    比如,三國時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他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並再三囑咐「街亭雖小,關係重大。」甚至明明白白告訴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

    但馬謖素來驕傲,到街亭後自認為應選擇高地紮營,稱「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佈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正是致勝秘訣。」故,不遵從諸葛亮的指令,自做主張地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

    當時副將王平勸曰「街亭山上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我軍不戰自潰也!」

    馬謖非但不聽勸,反而在王平的再三勸阻之下發了火,執意將大軍佈於山上。

    王平一再勸馬謖沒有用,只好央求馬謖撥給他一千人馬,讓他在山下臨近的地方駐紮。

    結果,正如王平所說的一樣,魏軍主將張郃見馬謖舍水上山,心中大喜,果然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斷其糧道,將馬謖大軍圍困於山上,並縱火燒山。

    若不是王平在山下讓士兵擊鼓作出要攻擊的假象干擾了張郃,恐怕連馬謖都逃不出來。

    蜀軍失了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

    可以說,正是馬謖一手葬送了蜀軍的大好前途。

    這都是三國之後的將領耳熟能詳的戰例。

    所以,一般情況下,領兵大將會選擇「左有草澤,右有流泉,背山險,向平易,通達樵採,牧飲相近之地」紮營,以利於警衛、防守和便於人馬生活。

    在實踐中,將領們總結出多種「不堪安營」的地形,規定若遇此類地形時,應「急過勿留」。

    概括起來,主要有三條一是不要在山頂或四周水澤的高地以及孤立無險的高地上立營。因為這樣雖然符合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的原則,但軍隊機動不便,易被敵軍圍困,有被斷水源糧源的危險。


    二是不要在低洼之處,特別是附近有高山的低處築營。因為這樣雖然可能獲得水草之利及機動之便,但地形不利於防守,且有遭到水淹的危險。

    三是不要在河川山谷要衝之口及柴乾草深之處築營。因為這樣雖然有控制要路和牧草豐富之利,但風口及深草之處易遭火攻。

    楊再興自幼熟讀兵法,對前人的戰例也多有了解,自是不會犯此類低級錯誤。

    因為他的隊伍里都是騎兵,沒有太多的輜重,只需要搭建臨時營地以待主力部隊到達即可,所以只要斥候能及時發現敵蹤,隨時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是打還是撤,靈活的很。

    更關鍵的是,他採納裨將凌雲的建議,預先做了部署分兵紮營!

    具體的做法是,將先鋒營沿金兵可能來襲的方向分做三處紮營,最前處和中間處均為五百人,逆兵法而行,居高處隱藏,自帶少量飲用水,反正最多大半天的時間後邊的主力部隊就能跟上來,不用擔心被金兵包了餃子;

    他自將餘下的一千六百多人在一處契合兵法的開闊山坡上紮營,砍伐樹木於營前搭建了簡易的拒馬,安排好警衛,便可以就地休息了。

    或許有人會問,斥候放出十里,發現了敵情,能來得及及時報警嗎?畢竟都是戰馬,又能快到哪裏去?

    這就要歸功於火藥的運用了,靠快馬回營報訊雖然很常見,但效果遠不如煙花示警來得更好、更便捷。

    在宋軍之中,煙花是所有斥候的最愛,一來報警及時,二來個人危險較小。

    他們會選擇在視野開闊的地方釋放不同的煙花,將消息傳遞給幾里地之外的同袍,十里地的距離,最多三、五次接力,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敵情送回大營。

    完顏銀術可和其他金國將領一樣,傾心於漢人上千年來總結出來的兵法。

    在金國,基本上高層將領人人學習漢人的兵法,當然了,還有文化。

    但,上千年的傳承,豈是這麼容易學透的?

    象完顏婁室這種號稱戰神的人物,主要的還是憑藉其敏銳的洞察力,往往於混亂之中尋得戰機,再憑藉過



  
虹城小朱推薦:  地球不需要系統  吃瓜至尊  秋夜傳  
隨機推薦:  興風之花雨  妖怪茶話會  崇禎十五年  醫婿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重生之大宋明君"
360搜"重生之大宋明君"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