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轉眼便是三年,已長至五歲的香枝兒與小石頭,因着每日天不見亮就開始練武,鍛煉得宜,身量比起同齡人拔高了一大截,再加上兩人都格外的懂事,不知道的晃眼一看,說他們倆有七八歲也有可能。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三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整個上河村要說這三年間變化最大的,還要屬陶六平家了,陶家三年前蓋起了大屋子,而在蓋屋期間,陶六平在大師傅後面跟前跟後,幫着遞這個拿那個的,也不知怎麼就入了大師傅的眼,破格收了他做個徒弟。
要說大師傅收徒,那也是要看人的,一般年齡也都是選在十五六歲,年紀不大,正是好學的年齡,陶六平這樣的,都三十歲的人了,竟還能入了大師傅的眼,讓人家收了做徒弟,這事讓很多人都費解得很,當時許多人也只覺得新鮮,倒沒想其他。
只是隨着陶六平越學越好,到如今也有了點名氣之後,不少人都露出艷羨之色了,背后里直感嘆,那陶六平真是走了狗屎運了。
如果只是做一個普通沒有名氣的匠人,一般人也不太看得上眼,畢竟匠人也得看運氣吃飯,一年接不到兩趟活,吃飯都成問題,可比不上自家有田地,種莊稼年年都有收成來得安穩,所以最初陶六平被人收了做徒弟,不少人還帶着看笑話的意思,但慢慢的,隨着陶六平有了名氣,跟着他師傅的活兒也沒斷過,雖說不怎麼着家,也是很辛苦,可銀子卻是沒少掙,這才讓人慢慢眼紅起來。
而陶家當初蓋的那大屋子,從外形上看,蓋得就與別家不同,頗有些另類,但至從屋子蓋好後,去新房裏參觀的人着實不少,看了那現成的屋子,頗具實用性也很新奇,很多人都感嘆,覺得不錯。
後來村里再有人蓋新屋時,也借鑑了他家這屋子,三年間,村里已經立起三處這般的屋子了,這讓陶六平生出些成就感來,雖然當初這主意是女兒提出來的,但他要是不同意的話,不同樣埋沒了嘛,所以,這其實也是他一份功勞在的,如今他也算入了這一行,對房屋建設類的,也相當感興趣,時不時的也自個琢磨出些房屋的造型,卻從來沒有實施過。
畢竟這時代的人,多數還是很保守的,不會冒然去嘗試新的東西,所以也還沒有他出頭的機會,但是大匠師傅,對於這個喜歡創新的徒弟,還是表示出稱讚的。
隨着這幾年陶六平越來越有名氣,也賺了不少錢,而王氏也是個會賺錢的,夫妻倆商量着,名下又添置了五十畝地,對於莊稼人來說,買田買地,那才是最實在的做法,如今夫妻倆也都沒空閒去種地,家裏的地全都佃了出去,每年收些租子,就算如此,每季的糧食也是足足的,除去日常嚼用,諾大一個糧倉,竟也都堆滿了。
香枝兒對此,也頗為無語,現在太平年月,風調雨順,家裏竟堆那麼多糧來存着,要知道存上一年的糧食,再拿來吃時,味道可就差好多,而舊糧拿去賣,價錢也要差上幾分,但也知道他老人家,得存着糧食才心安,便也由着他了,好在家裏每季都有新糧送來,倒也不必他們吃舊糧。
當然,隨着陶家的日漸發達,陶六平一家在村裏的地位,也日漸上漲,到如今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自然這主要還是王氏的臉面,她這些年教了不少刺繡的學生,而來學刺繡的學生,也都頗為用心,多數人雖然還比不上王氏這個師傅,但也算學有所成,隨便繡個東西,拿去鋪子裏也都能賣掉錢,以至於王氏的聲望越來越高,連帶着陶六平也水漲船高。
而陶家的幾個女兒,也日漸進入大家的眼中,王氏本就生得好,而幾個女兒都像她,不僅模樣像,性情也像,小的幾個還看不出什麼,但大的幾個,卻都是頗為能幹出眾的,在村里一干姑娘當中,少有人能比得過她們姐妹幾個的。
因着王氏賢惠的名聲,而女兒肖母,陶家姐妹幾個,大家也都是看着長大的,人品性情自然沒話說,一時也就行情上漲,頗為搶手。
王氏幾乎是從三年前就開始為女兒籌謀親事了,但看來看去的,也都沒有看上眼的,總覺得差了那麼一點,捨不得把女兒輕易許了人家,以至於香花兒今年十五了,還沒定下親事,但香花兒這樣的人品,卻也不擔心什麼,只要王氏願意,親事立馬就能有着落。
要說,這一年年的,婆媒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