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腦,是採集者們研究的一項技術,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生物體器官的基因藍圖,試圖設計這種全新大腦的原因主要在於,採集者們需要讓自己的腦子升級。
比如,從數百米的高空無減速的硬着陸,即便採集者的身體強度能承受,可這不意味着它們的腦子能承受當然,也不僅僅只是抗衝擊性這方面,還有其他各項性能上的提升,就像母艦生物對比躍進生物那般,採集者們想要的是一種具有劃時代性的大腦,全方面的超越當前由神經細胞構建起來的有機腦。
於是,採集者們將目光匯聚到計算機上,它們想着將計算機的堅固耐操、數據處理快等這些優點,與它們當前使用的有機腦相結合,這也就是固態腦最初的構思。
但是關於固態腦的開發,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如何才能保證採集者們應用了這種新型大腦後,思維模式能夠保證與以前一樣而不受影響
起初,採集者們想的是直接把思維裝進計算機里,先完成思維的填裝,後續在考慮對計算機的優化。
強行思維轉移是行不通的,好比是同一份數據,二進制計算機和三進制計算機解讀出來的結果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樣子。
因此就需要讓計算機讀懂採集者的思維,那麼如何讓計算機讀懂採集者的思維呢
定義,不斷地用各種算法定義規範,用算法的條條框框勾勒出採集者的思維。
然而就像試圖用割圓法在方形上畫一個圓,採集者們並不能依靠這樣的方法勾勒出符合採集者們思維的定義,定義只能無限趨近於採集者的思維,而無法完全契合。
也就是說,單純計算機的思路是走不通,想要開發出能夠容納採集者思維的固態腦,採集者們就需要另闢蹊徑。
然後採集者們將思考的關注點放在了人工智能生命體上面。
找到現成的生命體模板,採集者們獲取其結構信息,並加以研究,再以這種生命體模板為基礎加以改進,以契合採集者們的思維,由此就能夠完成固態腦的設計。
聽起來這種比原先絞盡腦汁的思考計算機定義要簡單的多,但其實難度也不小。
首先第一點,得存在一個這種作為模板的人工智能生命體,其次就是因為生命形態的迥異,需要採集者們深度剖析該生命體的內在,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
在採集者們找到了奧德加文明β以前,它們的主要思路是通過人工培育出來的人工智能來完成固態腦,甚至還為此專門改造一整顆行星作為試驗場,投放大量的機械人上去廝殺,通過在底層編寫的求生欲,嘗試激發這些機械人的智能。
星球上的能源補給是固定的,為了保證自身能夠正常運行,機械人就必須進行彼此間的爭奪。
不過事實證明,採集者們的這種做法行不通,直到它們找到奧德加文明β的時候,行星試驗場都沒有誕生出一個人工智能生命,它們沒有一個誕生出我,只是單純的機械依照着內在的程序在運作。
在獲得奧德加文明β後,採集者們開始分析它的內在構造。
事實上它的內在構造並不複雜,甚至比採集者們使用的計算機還要落後不少,因此採集者們剖析起來並沒什麼難度,奧德加文明β先進的是它的內在程序,它的底層邏輯鏈是由四種數字構成,0,1,1,以及代表虛數的x字符。
在經過逐條代碼的解析之後,採集者們對奧德加文明β的內在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
它們開始以奧德加文明β為基礎進行拓展,並以奧德加文明β作為實驗對象,觀察每次寫入新代碼後對方的反應。
這並非是出於什麼情緒而導致的酷刑,只是因為只有這樣,採集者它們才能拿到最真實的數據。
在研究接近尾聲後
第六百六十六章 固態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