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不開口說話,吳襄和吳三桂不敢起身,甚至連頭都不敢抬。
兩個人心裏都清楚,他們在草原上做的事情,是死是活全都在皇太極一念之間。
「鄭親王怎麼樣了?」皇太極開口的第一句就問起了濟爾哈朗的情況。
跪在地上的吳襄小心翼翼的側頭看向身旁的吳三桂。
吳三桂額頭用力磕在地上,語帶哭腔道:「臣無能,沒能護住鄭親王,致使鄭親王戰死沙場。」
「什麼!你說鄭親王戰死了。」皇太極一驚,整個人從座位上猛地站了起來,撞倒在桌子上。
噗通!
剛站起身的皇太極眼前發暈,整個人又跌坐回座位上。
「萬歲爺您怎麼了?」
一旁的鰲拜注意到皇太極情況不對,急忙上前詢問。
皇太極單手托着額頭,另一隻手朝鰲拜搖了搖手,旋即盯着吳三桂問道:「你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
「鄭,鄭親王戰死在了沙場。」吳三桂神情緊張的重複了一遍。
嘩啦!
桌上的一個新筆筒比皇太極的手背碰倒在桌上。
「你確定鄭親王戰死了嗎?」皇太極語氣冰寒的問道。
吳三桂低着頭回道:「臣並未親眼看到,但有從虎賊包圍中逃出來人見到鄭親王戰死。」
「見到鄭親王戰死的人在什麼地方?」皇太極問道。
吳三桂答道:「就在盛京城外,臣進城的時候,他們被留在了城外。」
「鰲拜!」皇太極喊了一聲。
「奴才在。」鰲拜上前。
皇太極說道:「傳朕口諭,把那個見到鄭親王戰死的人帶過來。」
「嗻!」鰲拜領命轉身離開大殿。
皇太極目光再次看向吳襄和吳三桂父子,開口說道:「和朕說一下你們去了草原之後遇到的情況、」
雖然從多爾袞口中了解到一些清軍進入草原後的情況,但他深知兼聽則明的道理,也想從其他人口中了解到清軍的情況。
或許是吳襄的口才更好一些。
由他主動敘說清軍從進入草原之後所遭遇的情況,而吳三桂時不時插上一句,在一旁補充。
兩個人很快把清軍到草原後所經歷的事情說了一遍,包括祖大壽拒絕出兵的事情也沒有隱瞞,一五一十的告知了皇太極。
啪!
「祖大壽該死,如此關鍵的時刻,居然還抱有自己那點小心思,害的大軍敗於虎賊手中,他就是有十條命也不夠殺的。」皇太極抬手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同時目光看向了吳襄和吳三桂這對父子。
能從四大貝勒中脫穎而出接替汗位,又成功打壓了另外三個大貝勒,使他這個大汗獨佔鰲頭,自然不缺少政治智慧。
從吳襄父子的敘述中,他聽出了另一層意思。
「祖大壽確實該死,這次大軍的失利,祖大壽佔據很大一部分責任。」吳襄附和道。
聞言的皇太極心中明鏡一樣。
這對父子是要脫離關寧軍倒向他這邊。
這時候,吳襄緊張的看着皇太極,心中懇忑不安,不知道皇太極到底會不會接受他們父子的投靠。
而皇太極也在考慮要不要接受吳氏父子的歸順。
關寧軍一多半兵力都折損在了草原上,如今的關寧軍對他而言已經沒有一開始那麼重要了。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
吳襄和吳三桂始終沒有等到皇太極的答覆,兩個人後背上開始冒起冷汗。
如果不能讓皇太極接受,自知以他們半路脫離大軍的事情,足以讓皇太極要了他們的性命。
沒有了關寧軍這個強硬的後台,心中清楚他們在大清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
「漢軍旗還缺兩個佐領,過幾天你們就去上任吧!」皇太極最後還是決定手下吳襄和吳三桂。
這一次清軍在草原上的失利,再次讓他明白大清需要更多的力量來對付虎字旗,所以決定留下吳氏父子,以後用來對付虎字旗。
「臣謝萬歲爺不殺之恩。」吳襄聽到
第兩千八百八十四章 接踵而來的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