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的這幾日,天一直陰雲密佈。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可等輪船進港口停泊後,風卻突然停了。厚厚的雲層中突然裂開一道縫隙,金色的陽光從中灑落,驅散了寒風帶來的冷意。
溫家一行人下了船,在碼頭上四處張望着,等着姑母溫靜姝派人來接。
溫見寧一邊看着周圍走過的英國水手,一邊想起在船上齊先生曾給她們講過香港的由來。
往前推不到百年,眼前這一帶還是人煙罕至之地。直至前清戰敗後多次割地賠款,才使得如今的香港島、九龍、新界等絕大多數島嶼都變成了英國人的租界。
起初的香港只有移民到這裏的外國人,直到十幾年前清帝退位,時局動盪,人心惶惶,臨近的粵省乃至內陸的不少滿清遺老、富商鄉紳跑到香港來避難定居,隨後陸續發展起各行各業,這才有了香港如今的繁華。
二太太帶着一群孩子在碼頭等了半天,也不見有溫靜姝的人接她們,只能咬牙招呼了路邊計時收費的出租車,把她們和行李一起送到溫靜姝的別墅。
至於齊先生,她又去投奔朋友了,說等她安定下來會給她們送消息。
小汽車載着一行人駛離了碼頭。
島上四處是小山與丘陵,草木稀疏的地方露出光禿禿的紅褐色土崖。公路隨着山勢的起伏一會緩,一會陡,向着海濱的方向延伸過去,才零零星星地有了人煙。
汽車翻山越嶺,一路顛簸,終於按照二太太給的地址,抵達了溫靜姝的住處。
溫靜姝的別墅是一棟帶花園的三層小洋樓,黑色雕花的鐵柵欄門,庭院裏的草坪修建得整齊。沿着寬闊的石階向上,走過白色大理石圓柱支起的長廊,來到精美的桃木門前。
二太太和梅珊帶着一群孩子走進客廳,裏面就聞聲跑出來一群丫鬟模樣的女孩們。
她們個個都是十幾歲的少女,眉目標緻,宛轉靈巧,健康的小麥膚色。每個人腦後拖着一條烏黑油亮的大辮子,穿清一色的翠竹藍布罩衫窄腳褲,腳上趿拉着木屐,後跟叩在光滑的地板上篤篤地響,跑到她們跟前紛紛七嘴八舌地叫人:「太太們來了,快來坐。」
顯然是有人之前交代過會有客人上門。
二太太對溫靜姝沒有親自迎接這件事大為光火,這會直接問道:「姑奶奶人去哪裏了?」語氣帶着一股嗆人的火藥味。
其中為首的一個女孩回答:「太太今日赴宴去了,要晚上才能回來。」
二太太聽了不滿道:「不說早就發了電報告訴她今日到嗎,還去參加哪門子的宴會。」
另一個女孩臉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是戴維斯爵士的宴會,人家早一個月前就讓人給我們太太送了邀請函,不好推了的。」
二太太雖然不知道戴維斯爵士是哪一號人物,但聽這群丫鬟們的口氣也知道這人定然來頭不小,可還是咽不下這口氣,一個人陰沉着張臉。
可孩子們不管那麼多,都好奇地打量着客廳里的陳設。
這裏的陳設和上海溫公館裏打眼一看差不多,卻比上海那裏還要金碧輝煌。擺放的多半是時興的西式家具,也有帶着東方風情的佈置,混搭在一起,卻也別具一番風味。
見宛向前走了幾步,先看到一樣奇形怪狀的東西。翹足的方凳上有四方的底座,做成鏤空雕花柜子的樣式,上面還連着一個大大的純銅喇叭。
最小的見瑜出聲道:「這是留聲機,我爹爹有一個。」
她這麼一說,溫見宛才想起來確實在溫公館見過這留聲機。
只是她們在上海的那兩日只顧着跑去外頭看百貨大樓了,溫公館裏的陳設反而沒空研究。
二太太仿佛拿這裏當了自己家,心安理得地吩咐道:「去把唱片拿來。」
一群女孩們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
其中一個女孩提醒道:「太太不喜歡別人隨便動她的東西。」
眼看二太太就要發怒,梅珊突然出聲道:「莫不是我記錯了,唱片不都放在下面的柜子裏嗎。」說着她走上前去打開下面的柜子,果然取出一疊唱片來。
二太太一噎,一時沒說出話來,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梅珊把唱片交給丫鬟們,讓她們調了唱針,很快就有輕柔舒
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