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坦然的點點頭,「我確實收過天子賞賜的鹽引。你不相信問題能得到改善、解決?」
封炎抬起頭,斬釘截鐵的道:「是的!」
張昭失笑一聲,道:「封員外,這證明你根本沒有好好研讀我發佈出來的新鹽法,以及對朝堂政治的不了解。」
封炎不服氣的保持着沉默。
張昭喝口茶,在內堂大廳里緩緩踱步。於參謀把要進來的信使擋住。燭光照落在堂中。
張昭侃侃而談,「第一,官鹽的問題。必須要承認官鹽的腐--敗問題。鹽商支鹽周期非常長,手續多。甚至有人十幾年都支取不到鹽。所以,這是我組建鹽務公司的原因。」
大明朝的官鹽,正常流程如下:第一步,想要從事鹽業的商人,可以販運一批糧食到九邊。拿到邊軍給的糧食輸送證明去鹽運司兌換鹽引。
這是「開中法」時期的操作。
如今是「折色法」,鹽商只需要向朝廷繳納銀兩就可以去鹽運司兌換鹽引。
第二步,拿着鹽引到鹽場去「支鹽」。
從大明朝的規定上,只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就可以從事鹽業。但是,但是,所有的問題就卡在「支鹽」上面。
首先一個,鹽引濫發。遠超各地鹽場的實際產量。帶頭搞事的就是皇帝!
所以,拿着鹽引不一定能支取到鹽。
其次,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靠關係、門路。權貴們就容易支鹽。無權無勢的人就拿不到鹽。
制度再一次被破壞。
最後,生產食鹽的灶戶、鹽丁們賣給官方的食鹽非常便宜。所以,他們寧願多生產食鹽,私下裏賣給「其他人」。這就是私鹽的來源。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私鹽屢禁不止。
第三步,拿到鹽之後,繳納鹽課,到制定地點去售賣。
「組建鹽務公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減少生產和銷售的中間環節。至此不再有官鹽、私鹽、正鹽、余鹽等等名目。直接將生產出來的食鹽鋪到州、府里去。
提高鹽丁、灶戶的收入,將食鹽生產變成一個工作崗位,而非世襲職業。如果有鹽丁、灶戶還想鋌而走險,擅自銷售私鹽,那就直接開除。
我不用進士出身的官員,而是採用招考制度的官吏,原因也在於此。方便日後開除,下獄、問罪。
所以國企和衙門,這是兩個概念。一個是國有的商業公司,一個是行政體系。監管難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試行改革衛所司至今累計共開除、懲處近千人。
你見鬧出問題來了嗎?
封員外,你根本沒有好好的理解。」
封炎愣了愣,這事他根本就不知道。在他的理解之中,官吏等閒不會輕易開除。出了事,上下打點一二也就過去。梗着脖子道:「那皇帝呢?」
張昭曬笑,說道:「以大明全國的食鹽產量,每年給天子二十萬鹽引用作賞賜,這都拿不出來嗎?只是小事一樁!我回京之後就會向天子建議。
封員外,大明百姓吃不起鹽。雖有孝子賢孫,少求薄鹵以奉其親,不能得也。其根本原因還是在鹽法制度上。
不管是開中法、折色法、票鹽制等等,都解決不了問題。必須得落實到生產、銷售上。
要想讓所有的大明百姓吃得起鹽,鹽商一定是要取締的!
去吧。」
張昭揮揮手,讓神情變得訕訕的封炎離開。
…
…
內堂內變得安靜下來。
張昭大費口舌給封炎解釋一番,其實也是看到此人一副頗有理想的樣子。
這種人,他還是很尊重的。
當然,還有「就業」問題他沒和封員外細說。鹽商們壯大,所養的一批人都是他府里的奴僕、私丁。哪裏能和國有企業為百姓提供工作崗位相比?
他很早就想整頓鹽法。大明的鹽法實在太腐--敗。以明朝中後期的經濟繁榮程度,這是絕對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必須要改啊!
而他這次改革鹽法也算是順勢而為。把鹽商這個中間商的利益盤子砸的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