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好的。
他們根本不用再辛苦的往九邊運送糧食,只需要進行「資本運作」就可以獲得鹽引。相比於鹽業的超額利潤,交給朝廷的那點銀子算什麼?
現在張昭是要把鹽商們的飯碗給砸掉。其核心的觀點是鹽業分為生產、銷售兩個環節。對於朝廷而言,完全沒有必要讓鹽商壟斷銷售環節。朝廷自己來銷售不好嗎?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張伯爺怕是傻的,不知道有「官鹽」這個東西嗎?
官鹽價格賣的高,且摻了雜質。老百姓基本都是買鹽商們的私鹽吃。所以,朝廷明明知道鹽業有巨大的利潤,但始終抓不到自己手中。只能靠那一年幾百萬的鹽課收入吊着。
在鹽商們看來,真正破壞鹽法的,其實不是他們鹽商,而是皇帝、朝廷。
明朝歷代皇帝都喜歡濫發鹽引,賞賜給權貴們。早就是寅支卯糧的狀態。
其次,朝廷的各衙門在鹽業中上下其手。搞得整個行業「商不聊生」。所以,他們只能去賣不繳稅,不登記在案的私鹽。而且,兩淮最大的私鹽販子基本都和金陵城中的達官貴人們脫不開關係。
所以,綜上所述,砸掉鹽商的飯碗,鹽業就能好起來?扯淡!
封鹽商把能說的,都給這位沈兄說了,感嘆道:「我受兩淮鹽業的同行們委託,過來求見張大帥,不想連一面都見不到。大明的鹽業要完啊。動盪很快就來臨。」
沈文士眉頭鎖起來,拱手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下還有點事,先告辭。改日有緣再會。」說着,憂心忡忡的離開。
…
…
五月十八日,張昭的奏章送到弘治皇帝案前。弘治皇帝前幾日就給張昭說過,給他一個「欽差」的頭銜去江南「報仇」。
是以,身體逐漸恢復的弘治皇帝在十九日的下午將張昭召到西苑中詢問鹽法的事情。
三名閣臣,戶部尚書侶鍾,兵部尚書劉大夏都在此。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