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打量着王守仁,根本不為王守仁的話語所動。張昭在他心中的地位就是軍事專家。張昭說這個王主事是名將,他就信的。再一個,本朝是有例子的啊!威寧伯不就是以文臣領軍,最終成為名將?
「王卿不必謙虛,我相信張昭的眼光。」
張昭笑笑,幫王守仁解圍,「殿下,我們先去小樓中觀景。」
不是說狀元、翰林就一定是閣臣。成化朝和弘治朝的閣臣們太穩定了。大半的翰林們都是被壓制到老。王華最終做到南京吏部尚書的位置上還算可以。
但是,王守仁的仕途就坎坷的多。
張昭的目光略微掠過朱厚照身邊的劉瑾。這歷史性的一幕,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吧!嘿嘿。
王守仁在正德元年觸怒劉瑾被貶貴州龍場,然後悟道。心學開宗立派。等謫戍期滿後,開始被提拔。直到正德十一年,兵部尚書王瓊對他十分賞識,開始巡撫地方,帶兵平定江西。至此,他才算是進入到明朝中高級官員的行列。
此時,王守仁已是四十四歲。而且,終此一生,他都未能進入明朝中樞,或者成為兵部尚書。除為父守孝三年外,一直在南方講學,平叛。
從張昭這個後來者的角度來說,真的是明朝虧待陽明先生啊!這麼天才、牛逼的人物,竟然沒能在更大的舞台上綻放他的光芒!惜哉!痛哉!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沒有這些磨難,他還是一代聖人嗎?
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所以,他今日特意在朱厚照面前舉薦王守仁。希望不要再出現正德年間有大功而不賞的情形。
話說朱厚照這事辦的很操蛋,竟然因為王守仁平叛太快,沒有讓他過癮而不爽。這孩子後期三觀很有點歪。
當然,現在他來了。他會矯正過來。
而說起張昭對王守仁的態度。遇着一代聖人,當然不可能是與其為敵,或者不交往,親近是必然的選擇。但這其中又有個分寸。不能搞成無事獻殷勤。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的!他有,王守仁也有。
所以,張昭只是在朱厚照面前推薦,直截了當的說這是「當世名將」。而沒有到弘治皇帝面前去推薦。那樣做,他和王守仁的關係反而會有裂痕。
這樣才是最好的方式:推薦未來。
他希望王守仁能比原來的歷史做出更奪目的成就!
...
…
朱厚照從諫如流,跟着張昭往後花園而去。經過兩個月在東宮的相處,他對張昭的話很聽的進去。
這也是劉瑾心裏對張昭不爽的原因。因為,只要是「正事」,太子必定是問張昭的意見。而不是正事,吃喝玩樂,張昭也行,他怎麼能看張昭順眼?
朱厚照對軍事特別感興趣,張昭提了話頭,「伯安兄年輕時曾遊歷邊關,於北事頗有見解。」朱厚照便和王守仁談起戰事。
張昭則是落後兩步和李兆先並肩而先,關心道:「徵伯兄身體可受得住?若撐不住,我給殿下說一聲。」
李兆先心中一暖,點頭道:「子尚,有勞你了。」他確實感覺身體有點吃不消。
李教諭則是對弟子的細心讚許的點頭,不枉大兄對他的幫助啊,「子尚,你去太子面前隨侍吧。我照看着徵伯。」他不大想聽皇太子談軍事話題,藉故離開。
…
…
張昭這邊在陪朱厚照時,位於前院東面大院裏國泰商行的經銷商們也各自議論着。
這些都是各地有實力的大商賈,否則也拿不到總代理或者特約經銷商的資格。
他們談論的話題倒是沒有圍繞着今天張府來的那些客人。剛才長寧伯的長孫周修都來了。京中的消息說太子都會來出席這場婚禮。其檔次、資格已經無須多言。
他們談論的是新娘子,寧波府的趙安坐在八仙桌邊磕着瓜子,喝着茶,聽「前輩」們神侃。
「不知道誰家姑娘這麼好的運氣。聽說張指揮拒絕了不下五樁婚約。」
「哪裏什麼那家姑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