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6年春,旅行者星系。
人魚之戰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輻射雲的強反應依然在繼續。
旅行者星系內的電磁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無論是星系內的自然行星還是人造行星,又或是太空站,與之前最大的改變,在於空氣中無處不在的電弧放電。
行人行走在街道上,身邊的動植物亦或是構建築的牆角處,總會時常閃爍出幽藍色電弧。
飛行器飄蕩在宇宙中時,也總會時不時閃爍的被密密麻麻的電弧順着表層掃蕩而過。
電弧的規模有小有大,小的細如毛髮,大的粗如巨樹。
其電壓基本一致,但電流總量與殺傷力卻天差地別。
這讓整個旅行者星系的內部環境變得很奇特,電弧閃光很美麗,但也很致命。
以二十一世紀地球人的眼光看,這種高電磁環境極度危險,十分不宜居。
但奇妙的是旅行者行人卻已經完全適應了新環境,即便在行走時被高壓電弧擊中,這些人也不過稍微抖一抖,然後就跟沒事人一樣哆嗦一下便完事了。
當然,偶爾時也會發生過於強烈的高能放電反應,這時候行人們會提前收到預警通知,並及時就近躲避到隨處可見的隔離安全屋裏。
並且動植物在如此惡劣的外部環境下也過得很好,只不過形態比起過去已經發生不小變化。
最顯著的特徵,便是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只要身上有毛髮,毛髮都變得根根直立起來。
街上除了光頭,無論男女,幾乎人人都是爆炸頭。
這也是沒辦法。
聳立的頭髮作為尖銳物會更容易吸引到電弧,但好處卻是能讓高壓電弧及體時在體表外形成疏離層,於人體表面划過,不容易對人腦造成傷害。
沒有毛髮又或者毛髮密度不夠的的動物,分別呈現出三種不同的變化方向,要麼是在體表形成絕緣皮質層,要麼是改變身體結構,在身體內部形成不通過主要神經與器官的導電通道,將電弧直接通過身體內部的「線路」傳輸給地面。
要麼兩者兼有。
人類由於壽命較長,很難如同其他動物般利用隔代遺傳變異來迅速調整體態,所以人類的身體選擇了第二種方向為主要方向,正是形成線路。
早在二十一世紀時,人們就知道電工對電擊的耐受力遠強於普通人。
這並非電工的身子真就絕緣。
電工在長期工作中時常碰觸電路,受到電擊,除了對電流的抵抗力增強外,電工的身體內部已經形成了一條區別於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網絡的無形的電流快速通過通道。
旅行者星系裏的帶電環境可比二十一世紀電工面臨的狀況還要惡劣無數倍,這裏的人們能更快適應過來,與人類如今更高的基因喚醒度不無關係。
更高的基因喚醒度帶來了更多的基因表達方向,更容易受到外部刺激而產生相應變化。
每一次肌體組織的重新分裂,每一次細胞的更新疊代,人體都在努力的更適應外部環境。
另外,人類由於習慣於穿鞋,因此人體電路要發揮避雷針的效能還有關鍵的一步,接地。
旅行者星人改變了他們的穿鞋與穿襪子的習慣。
混雜了親膚金屬編織導線的襪子,以及嵌入了超等離子石墨烯導電材料的鞋墊、鞋底,又或是超導合金鞋釘等等裝備都成了人們的標配裝備。
不僅如此,服裝製造廠商和鞋廠還會各自推出各種具備不同功能,不同水平的強化引導電場的服裝。
旅行者星人的穿衣風格逐漸偏向於「穿金戴銀」,即便是戰鬥服,也能看到明顯的超導線路編制花紋。
其他星系裏的人曾經開玩笑着說道,如果飛船上的某條關鍵線路熔斷了,又一時半會找不到替代線材,那就安排一個旅行者船員過去就完事兒了。
除了上述生物和生活習性層面的變化,整個星系的機械與電子設備製造思路也在強電磁輻射的影響下產生劇變。
旅行者星系出品的各種精微設備的抗干擾性能,都遠強於其他星系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