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整個朝堂都籠罩在戰敗的陰霾下,一片愁雲慘澹。讀爸爸 www.dubaba.cc潼關兵馬大元帥余化龍統兵十五萬,以鄔文化為先鋒,前去討伐崇應鸞,結果兩戰失利,十五萬大軍損失殆盡,余化龍父子六人為國捐軀。
這一消息傳回朝歌,舉朝動盪,紂王也不再沉迷丹藥,立馬升朝,傳文武百官覲見,共商大事。最後群臣一致認為只有鄧九公引兵回朝主持大局,大商才能度過危機。
只是紂王一連下了三道旨意,命人星夜兼程送往青龍關。只是幾日過去了,仍沒有收到鄧九公撤離的消息。紂王心急如火,連忙召集張謙、微子和魯仁傑進宮商議。
魯仁傑雖無大才,可也是朝中擅長兵事的大臣,抱着矮子裏面拔將軍的想法,紂王破例將他提拔為朝中重臣。這可把魯仁傑高興壞了,以為紂王慧眼識才,每日在朝堂上洋洋自得,都不怎麼把張謙放在眼裏。
一見三人,紂王迫不及待地問:「三位愛卿,可有鄧九公回朝的消息。」
張謙道:「陛下,姜子牙率大軍攻打潼關,青龍關往來朝歌的道路被封鎖,消息傳遞不及時,故沒有消息傳來。請陛下放心,臣估摸這幾日,便有平南王的消息傳來。」
伐北失敗,葬送了無數錢糧人馬,如今整個國家元氣大傷,已經湊不齊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了。
紂王一聽,整個人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已經老了,只想安享晚年。要是成湯社稷在他手上丟了,他有何顏面去地下見列祖列宗。
魯仁傑冷哼了一聲,說道:「臣以為此事透着蹊蹺,平南王雷厲風行,用兵無人能及。這率兵出征已有數月,為何遲遲不與姜子牙交手,是何居心。」
佳夢破了,不見鄧九公出手阻擋西岐大軍;穿雲天破了,也不見鄧九公出兵;如令潼關危在旦夕,還不見鄧九公發兵援救。
別說魯仁傑嫉妒鄧九公,換作任何一位大臣,仔細一想,也覺得不對勁。
雖然魯仁傑是小人得志,不過他說的不無道理,微子附聲道:「陛下,臣以為魯大人說的不錯。平南王的能力舉朝上下有目共睹,他若是出全力阻擋,即便不能將西岐叛軍一舉消滅,但也能將其阻在佳夢關下,讓姜子牙不能越雷霆半步。」
鄧九公若是及時率軍回朝,即便群臣再怎麼懷疑他,但憑他的威望,無人敢在紂王面前說些什麼。可真實情況是鄧九公接了旨,卻未執行紂王的旨意,這就耐人尋味了。
抗旨不遵,這可是殺頭大罪。
紂王眉頭一皺,能當上一國之君的人,沒有哪個是蠢人,以前百般信任鄧九公,沒有往這方面想,以為這是鄧九公的戰術。可是經兩位臣子一提醒,他不禁有些懷疑起來,但僅限於懷疑。
張謙道:「陛下,微子所言,要等平南王回朝才能知曉。」他有些看不懂鄧九公的所作所為,一直堅守青龍關的意義何在。
紂王道:「張卿所言不錯,朕相信平南王不會對朝廷有二心。」
十年前,面對西岐的聲勢浩大,朝廷一再損兵折將,局面堪憂,結果鄧九公率軍西征,一舉平定西岐之亂,保朝廷邊關十年太平,後又率兵以雷霆之勢平定東魯,戰功卓絕,無人能比。試問這樣的忠臣良將,又如何會對朝廷不忠,對自己不忠。
魯仁傑道:「陛下,人心隔肚皮,不能不防。如今朝廷的主力全掌握在平南王手上,他若有異心,朝歌頃刻間易主,我主危也。以臣所見,為大局着想,平南王一回京,先收了他的兵權,將其軟禁起來。」
張謙看了他一眼,向紂王道:「陛下,臣以為不妥,平南王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豈可因為懷疑就將他定罪。魯大人所言,完全是無的放矢。」
魯仁傑道:「我聽說張大人私下與平南王交好,之前就對平南王支持不遺餘力。張大人莫要忘了,你是大商的臣子,豈能以個人交情置朝廷安危於不顧。」
張謙臉上閃過溫怒,喝斥道:「一派胡言!」
以前的魯仁傑,對自己大獻諂媚,謙卑態度十足,現在一朝得志,整個人變得目中無人。
紂王皺眉道:「好了,你們兩個不要爭執了。鄧九公的為人,朕十分清楚,你們不必多言!」
紂王發話了,即便魯仁傑對鄧九公再不滿
第二百五十四章 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