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韋尤力排眾議派遣二十萬大軍兵分四路分別從幽州、并州、涼州新州對北邊的鮮卑發動戰爭。
烏桓自知無力抗衡天國大軍,主動請降配合天國大軍一起攻打鮮卑。
如今烏桓只有數萬人馬,連駐守幽州的田豫等人都打不過,又怎麼可能跟天國百萬大軍抗衡?
此次北征的目的,不是為了攻城略地,而是為了殺傷敵人有生力量。
北方遼闊的草原、荒漠,即使佔着也沒有多大作用,更沒有那麼多兵力去駐守,而鮮卑本來人口就比較少,只要將他們的人口徹底地消弱,就再也無法對中原內地造成威脅。
正因為地方大廣,故而北征軍最困難的並不是跟鮮卑決戰,而是如何在茫茫草原上找到他們的主力和部落。
不過,這難不倒天國北征軍,畢竟韋尤計劃北征已經不是一年兩年,早就作好了相應的準備。
用了三年多時間,天國終於將北方的鮮卑徹底平定。
步度根、軻比能兩大勢力先後被消滅,剩下部分殘餘勢力四散瓦解,有的西遷到了新州以西,有的向東逃到了高句麗。
204年,遼東太守公孫度死,韋尤改用公孫續為遼東太守。
公孫續是公孫瓚的兒子,公孫萼的哥哥,也是韋尤的大舅子。
面對勢力磅礴的天國,高句麗國王表示願意主動歸附天國作為藩屬。
次年,韋尤下旨令太史慈率三萬精銳水師前赴樂浪郡輔助高句麗水軍攻打一海之隔的倭州。
說是輔助,其實是監督高句麗水軍出戰。
此時的倭州勢力小而且分散,根本就不是東征大軍的對手,不到一年時間就盡數平定下來,成為天國的一州之地。
平定倭州,不僅讓天國的北方再沒有後顧之憂,而且也為天國水師積累了跨海作戰的經驗。
徹底地平定北方的勢力之後,韋尤又將目光轉移到了南方。
為了方便打通海上絲綢之路,韋尤於是將交州的疆域擴大,把今天的越、老、泰三國的地盤盡數佔據,從而使天國疆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遼闊高度:北到北冰洋,南到印度洋,東到太平洋,西到鹹海,比最鼎盛時期的漢代都要大一倍以上。
韋尤花費巨大的代價打通海上絲綢之路,不是為了跟西方國家發展貿易,而是為了侵略和掠奪。
天國五萬水師橫渡印度洋後,從身毒登陸,用三年多時間,從東向西征服了身毒、南貴霜、賽人之國,然後與駐守新州、西州天國駐軍一起征服了北貴霜、安息各國。
此前,新州大軍先後攻佔了呼揭、伊利、大宛、貴霜尼亞、康居等地,使得天國疆域更加的遼闊,威名更是鼎盛。
疆域太過遼闊,難免有鞭長莫及的時候,為了激勵自己的兒子努力創業,韋尤乾脆把幾個得寵的皇子派遣出去,分別到北美、歐洲、大洋洲甚至於非洲開創基業,從而讓天國之名傳遍天下各地,也讓天國皇帝威震八方,四海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