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縣屬益州漢中郡,其位於漢中郡東部,與荊州的襄陽比鄰,《史記》記載房陵地界:「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故取名房陵。
由於房陵四面環山,地勢險惡,進來容易出去難,又有「十年九旱、九旱九災」之說,稱得上是窮山惡水,土地瘠薄,自秦時起,就是流放犯人的場所。
一支由數百千人組成的隊伍,蜿蜒行於房陵的山道間,身處隊伍前方的劉備望着周圍重巒復嶂,眉頭深鎖,好不憂煩。
劉備自知劉景對他恨意頗深,絕不會輕易放他入蜀,必會派兵追擊,所以連日來兼程而行。
然而劉備還是大大低估了房陵的路況,隊伍雖一路急行,但一連數日,仍未走出房陵地界。
劉備戎馬十餘載,遊歷大半個天下,也算是見多識廣,論地勢之險惡,少有能與房陵相比。
而要前往巴蜀,途中還需翻越天塹一般的大巴山,據說大巴山地勢之險惡遠超房陵。這也解釋了,為何由楚入蜀,大多走三峽水路,實在是陸路太過艱險。
不過相比路途的艱難,劉備更擔心劉景的追兵,所幸隊伍已來到房陵與上庸的邊界,再向西行二十餘里,便是堵水了。
有堵水這座天然屏障,隊伍的安全性將大幅增加,等隊伍進入巴山,就可徹底擺脫掉追兵。
「嗚……嗚……嗚……」
一陣低沉而又蒼涼的號角聲,忽然響徹於山谷之中,劉備登時臉色大變,馬上猛然回首,吹響號角的,正是他安排在隊伍後方的偵騎,他吹響號角的原因只有一個,劉景的追兵追來了。
劉備一時間氣急敗壞,以馬鞭猛笞地面,此時距離堵水僅「一步之遙」,只要渡過堵水,就能順利脫險,偏偏敵人在這個時候追來,這叫他如何不恨?
就在隊伍騷動不安之際,關羽飛馬來到劉備面前,進言道:「將軍,劉景小兒新定襄陽,人心未服,需以重兵鎮守,追兵必然不多。不如我率步卒斷後,將軍自將騎兵,護送家眷渡河。」
「這……」
劉備絕非優柔寡斷之輩,稍一思量,就同意了關羽的建議。
隨後劉備不僅將二百六十餘步卒全部留給關羽,另外又撥給關羽一百騎兵。要知道經過宜城之戰,劉備麾下六百精騎折損大半,眼下已不滿二百之數。
分別前,劉備緊緊拉着關羽的手,說道:「雲長,你我名為君臣,實為兄弟耳,曾發誓患難相扶,生死與共。敵人若可擋,則擋之,敵人若不可擋,則切不可戀戰,當速速抽身而走。」
關羽手撫長須,一臉傲然道:「荊南之兵固然驍勁,我又何懼之?將軍只管帶領家眷先行,我必將敵人盡數攔下,將軍渡過堵水前,敵人休想跨過一步。」
劉備與關羽朝夕相處十餘載,知他只是性情高傲,而非輕敵,頷首道:「雲長,我在堵水西等你,你不歸來,我不走也。」
關羽目露溫情,抱拳應諾,接着對趕來的張飛及劉備身後的趙雲道:「益德、子龍,你們保護將軍先行,等渡過堵水,儘量收集薪柴油脂,一旦見到敵人追至,不要管我,立刻焚橋。」
趙雲面色凝重地點點頭,張飛則急道:「大兄雖勇蓋天下,但獨自斷後,終究力有不逮,不若飛留下,與大兄並肩禦敵。」
「將軍身邊,不能無人。」關羽想也不想便拒絕了張飛的請求,「益德,渡過堵水後,亦不可掉以輕心,當警惕上庸申氏,以防他們趁機落井下石。」
此前據嚮導說,上庸目前被申耽、申儀兄弟佔據,二人出身上庸豪族申氏,前些年趁着張魯攻殺漢中太守蘇固,漢中大亂之際,在上庸、西城間聚眾數千家,暗通張魯,割據一方。
儘管關羽看不上申耽、申儀這等地方豪強,但也不得不承認,二人擁兵數千,足以對己方造成致命威脅,必須要加以提防。
張飛不是不知輕重的人,見關羽如此說,他也不好再堅持己見,唯有重重道一聲「珍重」。
關羽目送車隊離去,隨即率步騎三百餘人,退守到一處地勢褊狹,適於防守的地方。
關羽先是在道上灑滿蒺藜,繼而將二十餘輛輜重車圍成圓陣,列於道口,每車配備戰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