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尚書房內。
三年沒有來這尚書房了,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沒有什麼變化,只是三年的時間,已經有些物是人非了,在這裏議事的人是換了一茬又一茬,鐵打的尚書房,流水的尚書。
從自己最早開始當尚書開始參與這個小會議時的劉健、李東陽、張懋,到後來的佀鍾、劉大夏、朱輔,再到後面的韓文、毛紀、蔣冕。
真的是猶如長江之水,滾滾向東,大家也只不過是這歷史長河之中的一朵浪花罷了。
當然,能夠成為歷史長河之中的一朵浪花,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至少也是名垂青史了,比起歷史上無數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過的人來說,這也算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看看現在的尚書房內,楊一清、楊廷和、鍾藩、李昆、童瑞、方永良、梁儲、王瓊、喬宇還有五軍都督府的澳國公楊雲,太多的新面孔了。
短短差不多三十年的時間,都已經換了幾批了,倒也不算頻繁,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基本上都是大臣老死、病死之後才換的,也有實在是身體不行,不得不隱退的。
時間是過得真快。
想當初澳國公楊雲都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強壯大漢,到了現在也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花甲老人,早已經提不動刀、騎不上馬了。
當年的楊廷和,還是朱厚照的老師,年輕有為又滿腹經綸,如今也已經是快七十歲的老頭子了。
連自己也是如此,穿越過來的時候才僅僅不到20歲的小伙子,到了現在也都已經快奔五去了。
「老王還在浙江老家,到明年年初的時候,他也守孝期滿了。」
很快,劉晉就想到了王守仁,他也丁憂守孝去了。
倒是和劉晉差不多,守孝就真的是在守孝,也沒聽說他寫奏疏給弘治皇帝什麼的,估計着現在還在家裏面格物致知,格竹子什麼的吧。
因為自己穿越過來的緣故,王守仁的仕途是真的很順,平步青雲,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內閣大臣了,比他爹王華都爬的快很多、很多。
此時此刻,不僅僅是劉晉看着眾人在思索什麼,楊廷和、楊一清、梁儲、童瑞、方永良等人也都是看了看劉晉,似乎在耐心的等着什麼。
「這個劉晉可不是韓文啊。」
楊廷和心裏面忍不住談起起來。
他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就是成為內閣首輔,成為群臣之首。
然而如此多年過去了,當自己離這個目標很近、很近的時候,就差這最後的一步就能夠實現了,最終還是要遺憾終生了。
都已經快要七十歲的人了,哪裏能夠和劉晉這樣的年輕後世相比,以劉晉如今的狀態,別的不說,隨隨便便再干十年就足以把自己給拖死了。
想到這些,楊廷和心裏面就很無奈,自己在家的那段時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那正是自己人生最為重要的一些年,卻是只能夠在家裏面看書。
或許也只有等到朱厚照當皇帝了,自己這個曾經的老師能夠得到重用,但以劉晉和朱厚照的關係,自己基本上也是比不過的。
「還好自己的兒子有出息,也是狀元郎,未來有希望實現自己的夙願。」
楊廷和想到了自己的兒子楊慎。
楊慎和劉晉一樣也是狀元,還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狀元,這些年來也是一直做的很不錯,這一次也是下放到南直隸去當了蘇州府的知府,已經是四品的官員了。
自己要做的就是在離開權力中心之前為他鋪好路來,儘可能的將他給拉上來一些。
當年劉晉從考中狀元到當上內閣首輔,也不過是十幾年的時間而已,速度之快,超乎想像。
自己兒子也未嘗不可以,都是狀元,誰也不比誰差。
楊廷和和楊慎父子,王華與王守仁父子,這兩對父子都可以算是當今大明朝最牛的父子組合了。
楊廷和覺得自己和劉晉相比,總是比不過,有着差距,但是自己的兒子可比劉晉的兒子厲害多了。
自己的兒子是狀元,而劉晉的兒子呢,好像一個考科舉的都沒有,不是被劉晉弄到海外去了,就是去管理商行、工廠什麼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