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冰天雪地的遠東返回後,時間不緊不慢地跨入2007年。
07年對於國內的養殖業來說,都是一個考驗。
首當其衝的是生豬養殖業。
1月,高熱豬瘟病在越省、岷省等南方部分省份重新抬頭,捲土重來。而川省、豫省等生豬養殖大省疫情更是嚴重,生豬存欄不足的現象愈加明顯。
從去年年中開始,高熱病豬瘟陸續在長江以南等地暴發,隨後傳至國內絕大部分養豬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範圍內,從發病初期至今,發病豬生豬數量達到了380萬頭,至少死亡了100萬頭。
農業部終於在本月確定病因,並命名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同時疫苗的研發和生產也在加緊推進。
但疫苗的研發和生產需要時間,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豬肉產量出現了絕對量的下降。
別看發病影響的生豬數量相對於全國年出欄6億頭不算什麼,但豬肉消費屬於剛需,部分供應短缺引起的波動會導致連鎖反應,最終引發全面的漲價。
再加上從去年年底開始,玉米、豆粕等各種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拉動了生豬養殖成本的增加。勞動力成本和運輸成本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對生豬價格都形成了有力的支撐。
國內豬肉市場由此迎來了一輪超級大周期。以月度均價衡量,從去年的6月開始持續上漲,豬價更是從6元/公斤上漲至12元/公斤,漲幅高達100%,漲幅為10年來之最,而且這輪上漲還沒有看到盡頭。
尤其是在疫情捲土重來的越省等地,眼看着春節臨近,豬肉消費大旺季即將來臨,卻出現了生豬貨源緊缺的情況,屠企和豬販子們都在搶購生豬資源。
這種情況下,位於江右省和越省交界處的獨善其身的安源縣百萬級養豬基地,能穩定對外供應生豬,就成了一塊香餑餑。
……
安源縣縣南的一家茶餐廳。
因為這邊最靠近通往嘉穀農牧百萬級養豬場的道路,不少聞訊趕來的豬販子在此聚集。
大家都是同行,抬頭不見低頭見,其中有不少都是熟人,一時呼朋喚友,好不熱鬧。
王師傅就是本縣的一名豬販子,他坐在窗邊的座位上,招呼熟人坐下。
王師傅原本有一家小型養豬場,但如今疫情嚴重,豬肉價格也迎來「牛市」,他乾脆不養豬了,做起了生豬貿易,「倒豬」也很有賺頭。
聽說這邊有大批生豬供應,這不就最先趕來了。
「這塊養豬地,可真的是風水寶地啊。」看着周圍熙熙攘攘的豬販子,向來信風水的王師傅感慨道。
他的話卻是引來了周邊的一陣贊同。
周期長達一兩年的養豬場,臨到出產的時候,發現市場供不應求,產品開始漲價了……這不是好風水又是什麼。
笑談間,一支運豬車隊從養豬基地的方向開出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這不是省內長風養豬場的運輸車隊嗎?他們這麼大的養豬場怎麼也來販豬了?」有人問道。
王師傅淡定道:「他們是前來購買母豬和仔豬的。」
養殖場的補欄能力是受種豬群規模及佈局的影響。
當疫情出現在自身生產基地附近時,有些大型養殖場為了防範風險,會對疫點附近的養殖場進行清廠式出欄,以避免風險與潛在損失。甚至個別豬場出現了豬瘟而不得不進行集中撲殺。
清欄後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因為沒有足夠的後備乃至核心種豬群,這些養豬場出現了豬肉漲價,而自己卻沒豬的尷尬局面。
這時,嘉穀農牧養豬基地通過釋放自身種群產能,可算是幫了他們的大忙。
有消息靈通人士就說了:「我聽說嘉穀農牧養豬場的仔豬價格翻了兩倍都不止,母豬的價格也提高了六成,這樣還是供不應求,真是賺大發了。」
王師傅眼皮都不抬:「那也是人家應得的。你們是不知道,這個養豬基地里都是採用天然草本獸藥和天然植物複合預混合飼料養豬,防疫效果一流。看看他們在這次疫情里的表現就知道有多厲害了。」
嘉穀農牧建設這個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