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格里沙漠腹地。
蓬頭垢面的魏明雙手撐腰,簡直想要原地爆炸了。
他,北大工商管理碩士生,為毛要在這不毛之地吃沙呢?
加入嘉穀以來,繼被調到庫布齊沙漠邊緣建設草原牧場後,又被抽調到川省貧困山區協助建設紅豆杉種植基地,剛打好基礎後,緊接着被大老闆一聲令下,又被安排進沙漠尋水隊。
他本以為之前在草原牧場的經歷算是艱苦的了,但是與現在經歷的一對比,簡直不值一提。沙漠尋水隊面臨的環境要惡劣一百倍無人、無水、無電、無路、無通訊、無住房……一切從零做起,開路、打井、支帳篷……
尋水隊昨晚剛經歷了一場大風沙,沙子嗖嗖地從地面往帳篷里漏,早上起來時發現,無論是枕頭還是身上,到處都落滿了黃沙!
但再辛苦,他也忍下了。
因為他已經了解到,在嘉穀,尤其是在基層,像他這樣頻繁的調動是極為罕見的。據內部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一般只有公司大力栽培的對象才有這樣的機會。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確實是在這種高強度的鍛煉下得到極大的進步。
而且,嘉穀給他的薪酬也實在很誘人。唯一遺憾的是,荒郊野嶺的,他都沒有機會花錢,只能投資買房嘉穀內部投資理財建議第一點,強烈建議員工投資買房,財富增值的第一選擇。
如果說之前他更多還是熟悉嘉穀事務並融入嘉穀,現在他已經是獨當一面了。在沙漠尋水隊,技術上他說不上話,但在團隊管理和後勤管理上,他就被委以重任了。
前程可期,吃點沙子又算得了什麼呢?
「小魏,趕緊過來吃飯了,不然又要起風了!」一個聲音傳來,打斷了魏明的思緒。
「好嘞,陳教授!」
叫他的是陳健升教授。陳教授受齊政委託,作為沙漠尋水隊的技術指導專家他也想趁此機會證實自己的「深循環理論」,因此雙方一拍即合。
風沙季節,晚上睡覺要戴口罩,吃飯也要加快速度,否則就是沙拌飯了,這些都是沙漠裏尋水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最怕就是碰上起風了,吃飯的時候,常常要在米飯里加水攪和,把沙子沉到碗底,吃上面的米粒;如果遇到特大沙塵暴天氣,甚至難以生火做飯……」魏明抱怨道。
至於飲水,更是要節約喝,水都是從上百公里外運到沙漠腹地的。可以說,在沙漠裏待久了,尋水隊都跟駱駝一樣了。
陳教授倒是看得開:「這樣的條件已經很好了,我以前進沙漠那才叫一個難熬。在我看來,嘉穀的後勤已經做得不能再好了。」
這一點魏明其實也心裏有數。
不是他自誇,環境雖然艱苦,但嘉穀已經盡力做到了最好。
如今,嘉穀的基層政策已經日益成熟。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多元化,令環境艱苦、生活單調的農業基層生產越來越難吸引年輕人的目光。為了留住人、用好人,嘉穀在新員工入職後,先不忙着培訓,先讓他們跟班,感受、體驗基層生活,並加強心理疏導。
另一方面,嘉穀提升了基層員工的待遇,並加強崗位晉級培訓,為基層員工從低崗位向高崗位邁進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機會。
經過這樣培養出來的嘉穀員工,工作經驗豐富,整體素質較高,能夠更快適應野外施工環境和集體生活。
沙漠尋水隊更是由其中的佼佼者組成,絕對不會出現因為在沙漠裏打井,留下一句「沒想到離家這麼遠」就打道回府的情況隊伍里外聘的打井隊就出現過這樣的么蛾子。
當然,尋水隊裏除了嘉穀的員工,還有陳教授以及他的學生、沙漠嚮導和打井施工隊這樣的外聘人員。如果隊伍不穩定,尋水工作就難以有保障。
為此,嘉穀從改善隊伍生活條件入手,甚至專門改裝了炊事車跟隨隊伍出發,後勤車輛達到了車隊三分之一的規模。
尤其在飲食上,合理搭配飲食,盡最大努力保證隊員吃飽吃好。譬如打井施工隊來自肅省等西北省份,喜歡吃麵食和牛羊肉,後勤就安排服務班調整菜譜,儘量照顧他們的飲食習慣;考慮到夜班人員工作十分辛苦,特意為他們推行夜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