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過後,對於嘉穀系的合作社社員來說,又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分紅就要來了!
今年,為了配合嘉穀農業公司的合作社組建計劃,嘉穀系大豆種植合作社成為了最早一批進行分紅的合作社。
為了安排好外來村民的參觀和宣傳,嘉穀農業上下忙得都要禿頂了。
在中國大地上,一個村和一個村表面上看都是相似的,但是細看,卻各有各的不同,因此不同意加入嘉穀系合作社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
譬如有的村子是某幾戶村民不肯加入合作社,他們就像是村裏的「釘子戶」,往往是一兩戶可能就讓整個村子的耕地連不成片;又譬如有的村子是村幹部們,出於權力或利益的考慮,抗拒成立合作社……
還有的地方甚至連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劃分都是馬虎的,比如村集體對土地的管理權是空置的,如果村民把土地撂荒了,縣鄉政府和行政村沒有得到法律授權,無法把村民的撂荒地收回來,只能看着土地撂荒乾瞪眼……
為此,嘉穀農業的工作人員組成了專門的評估小組,按照戰略部設計的公式,對每個目標村子評估出一個「攻略指數」。
這個「攻略指數」,其實就是反映了該村子加入嘉穀合作社的可能性大小。很簡單,只有一兩戶「釘子戶」的村子,肯定比滿村都是「釘子戶」的村子更值得攻略。
而那些「攻略指數」較高的村子的「釘子戶」或者村幹部們,就是這一波參觀嘉穀合作社分紅的主力。
魯省的老農民曹連福就是其中的一名典型代表。
他坐在嘉穀農業安排接送的大巴車上,前往嘉穀在魯省最大的一個大豆種植合作社,心裏波瀾不驚。
他所在的村子,不是沒有組建過合作社,而且還是村幹部們親自領導組建的,但結果怎麼樣?
不過兩年時間,合作社最終因經營不善,負債纍纍,合作社所有財產(農機、設備及其他)一夜之間被債主們「搶劫一空」。
你能想像嗎?一輩子和土地、莊稼打交道的,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不偷不搶,埋頭幹活,一年的勞動成果卻比玻璃還要脆弱,拿孩子的學費、家人的生活費和老人的醫療費,向市場的汪洋大海,空打一個水漂——這樣的合作社,要它何用?
自此以後,老農民曹連福一聽到「合作社」都避之不及。
但村裏的人們就是不知道吸取教訓,當嘉穀的員工上門來溝通的時候,紛紛被所謂的「錢景」迷得昏了頭,嚷嚷着要加入嘉穀合作社,簡直要氣死他了。
呵,天下的烏鴉都一樣黑,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自力更生,他就看這家叫「嘉穀」的公司要玩出啥花樣來——反正他們包路費和食宿費,權當是出來旅遊了。
等到了合作社,他們被安排進入了一個小學的大操場。操場內的座椅上滿滿當當的全是人,而在高台處,擺着一堆東西,上面還蓋着布。
曹連福摸不清嘉穀葫蘆里賣的什麼藥,順着嘉穀員工的引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他差不多是抵達會場的最後一批人了,沒有等多久,儀式就開始了。
合作社社長在一片或熱切或疑惑的目光中上台,言簡意賅道:「……現在,我們開始進行分紅,等會叫到名字的社員,請上台來領錢。」
話畢,他大手一揮,就捲起了面前的布。
下方,是一堆紅彤彤的百元大鈔。
一疊又一疊,一摞又一摞,緊緊密密,生動而又沉靜,像是一張用錢做成的床。
會場內,猛的一靜,靜的落針可聞。
幾秒鐘後,屏息凝視的人們,又齊刷刷的「呼」出一口氣,整齊得像是訓練出來似的。
沒有人知道那裏面有多少錢,也沒有人見過這麼多的現金。
而這,正是嘉穀想要的效果——嘉穀系大部分合作社,每年隨着分紅金額的提高,已經改為銀行轉賬了。但現在為了展現「壕氣」,今年的大豆合作社再次採用現金分紅。
很顯然,一摞摞實實在在的百元大鈔,確實比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更能震撼人心。
更加震撼人心的,是一個個上台領錢的村民
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