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砸錢?
嘉穀農業的老謝同志第一個不相信。
或者說,相信的同行也沒幾個。
雖然因為牽扯較大,農業產業集群計劃至今還未敲定投資規模,但當風聲透露出去後,謝開濟碰面的同行,要麼是「該死的狗大戶」式羨慕嫉妒恨,要麼是「萬惡的金錢」式感慨,就沒人覺得嘉穀不是以「錢」壓人。
顧維鈞卻是不為所動。
他是真的不覺得嘉穀需要在這個計劃中投入太多真金白銀。
農業應該是目前現代化改造程度最落後的產業之一了,但反過來說,以農業的體量,這又是蘊含着巨大商機的一個行業。
他也從不認為社會上缺的是投資資金,只會缺好的投資項目。具體到農業領域,缺的就是好的技術或模式,或者說,是成熟的好技術或模式。
就如很多農戶都知道「稻漁共生」是個很好的生產模式,對比單純的種植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一畝稻田放多少魚苗?什麼時候放進去?天氣突變導致水田缺水或水澇怎麼辦……缺乏成熟的技術應用,你就只能看着概念流口水,或者兢兢業業地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最後還未必成功。
如今的嘉穀卻不缺成熟的技術應用。
顧維鈞很是興起的反問了一個問題:「說到底,大家知道嘉穀的家底有多豐厚嗎?我說的是技術上的家底。」
呃……
這就有點尷尬了,包括齊政在內的幾位集團高層面面相覷,一時竟是被問倒了。
要說問集團的資產、收入、利潤等家底,他們就算沒有最具體的數據,起碼也有個大差不離的答案。但說到技術應用,嘉穀農業的老謝倒是知道集團的作物育種技術世界一流,嘉穀農牧的老李倒是知道集團的畜禽育種技術起碼國內一流,齊政則是知道集團的不少「技術」牛叉到能上天……但究竟有多豐厚,嗯,這是個問題。
這也說明了一點,雖然站在高位上確實能看得更遠,但對於龐大體系下的枝枝葉葉,卻也愈發陌生了。
不過有一點倒是能確認了,顧維鈞這傢伙與歷史上同名的那位外交家比起來,情商上的差距確實差的不是一兩點——兄弟,你面前的都是集團大佬啊,這麼問,置大佬們於何地啊。
好在嘉穀管理層對於有本事的人才,是真的寬容。何況這樣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才,在嘉穀實驗室一抓一大把,噎着噎着,也就習慣了。
他的直屬上司丁顯就笑罵道:「行了行了,別賣關子了,趕緊往下說。」
顧維鈞童鞋毫無所覺,甚至還有點興奮,眼睛放光道:「這麼多年下來,集團從未停止過各種農業技術的研究、改良和應用。時至今日,已經留下了一筆很豐厚的財富。我做過專門統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內涵式充分利用資源,即厲行節約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如培育和推廣良種,改良耕作和植保技術,以提高單產;二是外延式擴大資源範圍,如改造中低產農田,還利用森林、海洋發展新型農業,甚至在戈壁沙漠也可開發;三是利用全新的發展模式,如大量採用循環經濟運行形式,遵循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轉規律……」
沒人打岔,顧維鈞自然興沖沖的說下去:「我說得太泛,大家可能沒有直觀體會,舉個具體例子吧。」
眾人側目,喲,這廝居然還有點逼數。
顧維鈞似乎一點都不在意大佬們的看法,侃侃而談道:「就拿『生態培肥地力』來說,你們知道嗎?就算放在全世界來對比,我都沒發現有誰比我們嘉穀在這一點上更有優勢。」
「謝總和杜總應該比較了解,我們公司現在所說的施肥,已不僅僅是施入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化肥、有機肥,而是全面均衡的照顧到土壤與作物系統的所需,使土壤環境與土壤生物的相互作用向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製造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創造保水保肥的土壤環境,從而不斷提高土壤肥力,達到高產。」
「雖然改善土壤質量說起來貌似也沒什麼神秘的,不就是測土配方施肥、精準施肥等概念嗎?但如果有一個概念就能解決問題,人類早就衝出地球了。集團在這方面豐厚的積累就體現在,能抓住土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