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肉,找嘉穀?
聽到秘書轉述的話,韓部長難掩意外之色。
不是他小看嘉穀,但從生豬養殖業行業集中度來看,哪怕前10大養豬企業的生豬出欄量,也不過是佔市場份額的10%不到;嘉穀農牧1500萬頭的年出欄量,當然不能算小了,但與全國7億頭出欄量比卻是極小的。
難道是想說嘉穀的豬肉儲備?
思考了一下,他就搖搖頭。
誠然,嘉穀具有豬肉收儲資格——嘉穀農牧作為數一數二的養豬企業,既有龐大的冷庫儲備體系,又有分銷渠道,相應的市場運作和消化能力都不缺……最關鍵是,嘉穀也有意,所以是承擔了生豬活體收儲和凍肉收儲雙重任務。
過去兩年豬肉行情一般,嘉穀的豬肉收儲其實是超量運行,這一點韓部長也是有數的。
但哪怕是嘉穀所有空餘冷庫全放滿豬肉,也不會超過50萬噸。全部投放市場,也只是杯水車薪——對於可預計的數百萬噸缺口,別說解決豬價大幅波動的問題了,甚至連緩解都很難。
再說了,商業部正密切跟蹤市場動態,什麼時候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也輪不到嘉穀決定不是?
又或者說嘉穀農牧生產的其他肉類能填補豬肉缺口?也不應該啊,沒聽說嘉穀農牧的肉牛產業爆發了啊。
韓部長默默品咂了一下嘉穀的各種優勢,還是不知所以然。
這讓他更好奇了,這種情況下,胡其遠為什麼敢將嘉穀推出來?
韓部長回到辦公室,沒有多寒暄,就直接將問題拋了出來。
胡其遠笑吟吟道:「你研究過嘉穀養豬場的分佈規律嗎?」
「嗯?」
胡其遠也不賣關子了,主動打開一張塗了顏色的地圖:「應該很少人研究過這一點,嘉穀系養豬場更靠近生豬消費市場。」
韓部長仔細一看,果不其然。
伴隨環保政策的陸續落地,生豬產業遷徙的大幕已經拉開。2012年以來,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生豬出欄量持續快速下降——南方水網地區的生豬行業門檻被環保約束明顯提高了,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此佈局被養殖業戲稱為「南豬北上」。
幾乎所有大型生豬企業都在資源豐富、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東北及雲貴等潛力增長區加強佈局,只有嘉穀農牧顯得更特殊。
嘉穀農牧倒也在東北佈局,但大部分已投產和預備投產的年出欄50萬頭以上的超大型規模化養豬場,與環境約束髮展區高度重合,這在塗了色的地圖上一目了然。
韓部長摸着點門了。如果是平時,這也沒啥值得說道的。但在非瘟肆虐、跨省禁運下,嘉穀養豬場的佈局頗有點「進可攻退可守」的意味。
簡直就像嘉穀專門為了應對非瘟衝擊而佈局的一樣……韓部長突兀的想道。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畢竟,讓產品更靠近消費市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真正的問題是,嘉穀系養豬場何以在環保政策約束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長?
要知道,即使是大型養殖企業,在南方地區擴產也需完成規劃選址、找政府拿地、污染處理和環評達標等眾多環節,在各地環保部門對相關法規的理解和執行差異較大的情況下,程序十分複雜。
這一點胡其遠很輕易就能給出答案:「這不難理解。嘉穀系養豬場有嘉穀系合作社的配合,周邊有足夠的土地用來資源化利用養殖場廢棄物,在廢棄物排放上幾乎完全做到了『零排放』,因此在各個地方都能通過審批。」
「所以,又是系統性的勝利,對吧?」韓部長接了一句。
胡其遠點點頭:「是啊,系統性的勝利。」
嘉穀系養豬場在非瘟風暴中,起碼到目前為止,是相對從容的。他們對非瘟的防控,對合作夥伴生物安全的規範指導,被業內人一致認為是「系統性的勝利」。
跟着感慨一句後,他輕咳一聲,將話題拉了回來:「你知道的,現在豬肉價格的飆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跨省禁運,導致生豬供需存在地區性的產能錯配。而從出欄結構來看,只有嘉穀系養豬場,擁有核心種豬群,
第757章 能迸發出怎樣的生產力?(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