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嘉穀總部迎來了一夥中央部委的課題組成員。
課題組由農業部於副部帶隊,主要做非瘟防控和生豬供應保障工作。
從整體形勢來看,非瘟防控依然不容樂觀。最新的消息是,非洲豬瘟疫情正在中南、西南地區蔓延。在這種格局下,儘管國家給予了政策鼓勵和支持生豬補欄,逆勢擴張的養豬場依然屈指可數。
照理說,受此影響,豬價應該繼續站在風口,扶搖直上。
但專家們都判斷,起碼在短期內,豬價將維持較高位且趨穩態勢。
——嘉穀農牧集中釋放的產能,將市場都打懵了。不僅如此,嘉穀釋放出的能量,在農業部內部,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市面上的豬多起來,豬肉價格保持平穩至緩慢下降,這對民生是好事。但農業部要站在更長遠的角度考慮問題:「穩」是豬市經濟秩序良性發展的目標,但嘉穀農牧的實力幾何?能在豬價合理區間「穩」多久?
說得更直白點,就是嘉穀農牧的產能輸出速度能否跟得上非瘟造成的減欄速度?
這甚至會影響到生豬復產的政策,如果不是非瘟形勢下,所有大型養豬場都拒絕外人進入,課題組怕是早就撲向嘉穀系養豬場,評估嘉穀養豬體系的價值了。
不過,不能進入養豬場,也不是沒有工具輔助判斷。這不,他們來到了嘉穀總部。
在齊政和董事局成員的帶領下,課題組一進入嘉穀農牧位於總部的數據中心,就被震住了。
——類似於航天指揮中心的佈局,三塊巨大的數據可視化大屏環繞,前方是一排排的工作位。經過處理後的海量大數據,以可視化樣式在大屏上展現,在視覺上讓人感覺既酷炫又震撼。
一馬當先的於副部微微仰頭,緩緩掃過數據中心後,轉頭對齊政道:「難怪種植業司的張司長從豫省考察回去後,說能在嘉穀看到農業的未來,倒也不算誇張。」
作為it界的「高富帥」,數據可視化大屏的應用讓很多企業躍躍欲試——將大數據通過智能的方式進行展現,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有助於企業的商業決策。但因為定製化開發難度大、造價高,不是很有實力的大公司根本無從下口。
甭管實用不實用,視覺上就驚艷了一眾課題組成員,一名較年輕的成員略顯興奮地問:「齊董,嘉穀已經找到以數字技術紅利為農牧業加持的道路了?」
此言一出,於副部也好奇的轉過頭來。
這個問題,似乎比嘉穀農牧的生豬產能本身更加令人有興趣。
吃,作為一種獨特的生命行為,維持着生命的日常活動,如何吃飽、吃好、吃健康是全人類永恆的課題。
農業部很大程度上就是與「吃」的問題打交道。而時代在變化,農業部關注的點也在變化,譬如眼下,農產品質量、農業生產模式是否符合可持續標準?食物供應鏈是否具備可持續性?是否能在疫情挑戰下給予國民健康優質的肉食蛋白供給?這些都是部門上下討論的重點。
一句話概括就是,如何用現代化模式高效生產優質食物,成為了新時代的新課題。
齊政只是微笑,道:「不敢說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只能說,我們正在摸索利用數字化的理念和工具,將前端產能和管理效應相結合,並以自身的發展帶動整個行業生態的不斷優化。」
「能詳細介紹一下嗎?」於副部笑眯眯道。
「沒問題。」齊政想也不想的就點頭。
「就以我們的養豬數字化系統為例吧。」齊政頓了一下,笑道:「我知道此行大家最關心嘉穀農牧的豬肉產能問題。」
眾人傳出低低的笑聲。
「產能又根據兩個因素來判斷——有多少豬和豬能長多快。豬的數量是很容易統計出來的,但長得快慢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好吧,現在連我想親自看一眼二師兄們長得怎麼樣,都很難得到批准。」齊政半開玩笑道。
眾人又笑。
齊政避重就輕的笑笑,道:「不過,豬長得快慢與否,刨除品種的因素,其實只需三個條件配合:到位的精細管理、適宜的環境條件、平衡且易消化的營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