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新博士被嘉穀的鈔能力噎住了。
他拉住陳建章問道:「你們嘉穀治理這片鹽鹼地的預算是多少?」
這也不是什麼很保密的事情,因此陳建章也就跟他說了:「將這二十萬畝荒灘地建設為存欄10萬頭奶牛的大型牧場和乳品工廠,公司計劃總投資12億元,而鹽鹼地改造工程的成本預計會佔到20%吧。」
李維新聞言都為這個投資規模咋舌。
稍微對比一下就知道其中蘊含的能量了。
黃淮海鹽鹼地治理工程這三十多年來,國家總投資也不過五個億左右。
沒辦法,以前國家窮,要優先照顧重大項目,花錢的地方太多了,也就近些年來才慢慢增加黃淮海鹽鹼地治理工程的投入。
這還是大部分地皮不需要投入的情況下,科技人員咬牙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才能取得今天的成果。
而嘉穀單單為了二十萬畝鹽鹼地的快速改造就砸進去兩個億,對比起來不禁讓人感到心酸。
李維新面對陳建章這個老熟人,都不免酸溜溜地說道:「好傢夥,難怪你這麼痛快地就從大學裏辭職了,原來是真的抱上了一根粗大腿。」
陳建章毫不客氣地回懟:「可不是,背後有金主支持的日子簡直不要太有滋有味了!」
李維新也只能指着他無奈地笑了起來。
……
嘉穀邀請來的開荒團是江南省農墾集團的農業開發隊伍。
如果是一般情況,想獲得農墾集團的幫助,難度是非常高的。
別看農墾集團不起眼,畢竟是國企,獨立性是絲毫不弱的。
機關單位只有缺錢的時候才會放下架子。不差錢的機關單位是最煩人的,因為他不和你談錢了,也不會和你談服務,最多談談政策,可你要是談的深了,他又會和你談理想談奮鬥……
而且即使他差錢了,你也要拜好碼頭才能順利將錢送出去,提着豬頭找不着廟門的情況並不鮮見。
幸而江南省農墾集團在如今的年代並不是土豪單位,而且嘉穀在與政府談判中就提出,需要政府協調邀請農墾集團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當然,好處是少不了的。
凡是農墾公司派出的開發團隊和機械設備,嘉穀會向農墾支付一筆勞務費用和租金。而且,在工作期間,農墾公司除了工資和日常福利以外,不用承擔其他的任何費用,獎金後勤以及回家的費用等等,嘉穀全都包了。
這就等於雙倍承擔了數百人的工資,不僅給農墾公司省錢了,而且能創造不少的收入,算得上是不無小補了。反正今年以來,江南省農墾公司也沒有什麼開荒項目,以他的規模,派遣數百人確實不算什麼。
嘉穀重金邀請農墾勞務團隊也是有的放矢。
都知道,機械設備好買,熟練的工人難尋。
而且,這不僅僅是工人的問題,還有管理模式的問題。農墾集團是國內少有的具有農業開發會戰經驗的團隊,集中、高效、明確的目標和集體主義是會戰模式不同小農經濟模式的地方,也是一般農企想學也學不到的地方。
偏偏這種會戰模式在大規模荒地開發的時候厲害得很。
年輕的嘉穀既沒有這樣的經驗,也沒有這樣的實力,光是靠自己摸索,花費精力不菲卻不一定有好的結果。
因此邀請農墾農務團隊,既是為了能快速推進治理進程,也是希冀通過偷師學藝,一窺中國式農業會戰的管理模式。
熙熙攘攘的營地安排持續了一天。
第二天,天初明,養精蓄銳的工人們就帶着熱情,開始了開荒工作。
見識了嘉穀的財大氣粗,李維新博士也不得不服氣,調整了規劃方案,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改良這片鹽鹼地的狀況。
不同於之前小塊試驗田,大塊鹽鹼地的改造,除了灌水洗鹽,還需要進行修渠、打深井、挖排鹼溝清淤等工程。
因為地下水位淺,為了防止鹽分堆積,最基礎的水利工程是必須有的。
工地上,有無數台大型機械在來回平整深耕土地,轟鳴聲震人耳膜;挖掘機、鏟運機按照規劃好的地形挖土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