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靖廷算過,北漠若後退到鄙縣,待了幾日應該會有援兵陸續抵達。筆神閣 bishenge.com但是如今見這陣勢,竟還是之前的兵馬。可見援兵未至。
如此一來,兩軍兵馬相當。加上大周士氣如虹,只要瑾寧那邊能攔下鮮卑,不讓鮮卑援兵趕來。那大周的勝算就很大了。
當然了。若拖得太久也不行。北漠如今這支雖是主力部隊。但還有兵馬趕來,最好是在援兵抵達之前,就先把敵軍殲滅。
所以。他要求軍士一鼓作氣,先拿下個小勝來壯大士氣。
北漠軍到底是經驗豐富。且驍勇善戰,縱然是在這樣處於弱勢和餓着肚子的時候。也頑強地抵住了大周軍猛烈的強攻。沒有像那天晚上突擊時候那樣被迅速擊潰。
只聽得戰鼓聲四起,箭雨如流星。寒風肆虐的圓谷,仿若修羅場一般。夕陽仿佛也是被血液染紅,沉重無力地跌入了山的一邊去。
戰場頓時無限大。幾十萬人對壘,生死一搏,自然把戰線擴展了。
秦大將軍來之前便下令,不可退回鄙縣,他雖在鄙縣的時候做過草菅人命的事情,但北漠的子民,不可被大周人所殺。
戰線於是只能往外擴展,東北方向的北漠軍被逼往黑水江,雖然數九寒天,但是黑水江沒有結冰,江水滔滔,夾着泥沙沖刷下來,翻滾着黃色巨浪,北漠人怕水,無法再退,只能被迫在黑水江一帶與大周軍生死搏鬥。
與此同時,瑾寧則帶着三萬人往黑水鎮一帶而去。
這一帶山路多,加上山上結冰,行軍十分困難,但是瑾寧一路鼓舞軍心,倒也無礙。
其實這三萬人,出戰之前,已經知道自己最後歸宿是馬革裹屍歸的,三萬人對抗鮮卑的二三十萬大軍,只不過是拖延着日子為歸州大軍爭取時間。
抱着即將國破家亡的悲憤,深知歸州失守,北漠與鮮卑大軍將能長驅直入,沿途都再無阻礙了。
所以,這三萬死士都表現出異常的堅毅與勇猛,一路往前壓進。
李良晟也表現出了頑強的堅韌。
瑾寧認識他這麼久,不曾見過他像現在這般能吃苦,這山路難走是肯定,加上他腿傷有傷,雖不至於斷裂骨頭,可到底扭傷過,這樣沒日沒夜地趕路,腳踝都腫起來了。
瑾寧沒有對他疾言厲色,因為這三萬人看到不是她,而是李良晟。
身為大元帥,他願意陪着他們一塊走上壯烈犧牲的道路,這無疑是強大了軍心,壯了氣魄。
因為將士們都知道李良晟之前是摔斷了腿,但是他絲毫不落進度,表現出無比的英勇與堅強,比瑾寧沿路鼓勵士氣更有效果。
這也是瑾寧願意帶着他出來的最大原因,當然一部分原因是他留在歸州,反而會與靖廷作對,這于靖廷領軍和制敵方案不利。
孫山也跟她一塊來,瑾寧便讓孫山幫着帶他一把,一路雖山高路滑,但暢通無阻地抵達了黑水山一帶,比預期的要快了大半天。
這裏山多地高,且有許多參天大樹,對於隱藏十分有利。
瑾寧讓大家稍作停頓之後,便馬上設伏。
瑾寧打算用大峽谷的辦法,挖亂石備戰,但是到了黑水山之後才發現,這裏地勢十分複雜,隱藏方便,可要用亂石滾下,除非是三萬人都站在上頭投石,且是對着敵人投,否則沒辦法沿山勢滾下去,因為斷層太多了,命中率太低。
「監軍,可有其他什麼法子」孫山也束手無策,便前來問瑾寧。
瑾寧也一時無計可施,道「先安頓一下,我往上再探一下,看看可有其他辦法。」
「是」孫山道,「末將陪監軍一起。」
瑾寧帶了幾個人往上走,這裏到處都是山,底下有一條大路,鮮卑軍是必須要從底下通過,取了制高點,其實是很有利的,可惜斷層的山太多。
瑾寧往前探了大概一個時辰,發現往高處再走反而不利於埋伏,因為距離底下通過的道路太遠太高了。
她搖搖頭,對孫山道「不行,除非石頭會自己拐彎,否則,沒辦法在這上頭設伏。」
孫山也有些犯愁,想了想,道「監軍,若實在沒辦法,不如由將士舉起亂石投下,能殺一個是一個。」
瑾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