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讓關寧幫助劉琦建村子,讓鄒牡丹去製衣所工作,然後就要帶領大家離開。可是高順卻拉着鄒牡丹的手就是不分開,軟磨硬泡終於把高順給弄出了城。
回到建寧發現城中士兵極少,就問一個玩家士兵怎麼回事,玩家士兵告訴我南蠻和我們起了爭執,項小羽帶領軍隊前去處理。我問完士兵大概位置後就帶着大家火速趕去地點。
還沒到就看見無數百姓往會跑,我們趕緊趕路,到了才知道已經打起來了。我帶着大家沖向敵軍。
第一個遇到的敵軍將領竟然是兀突骨。兀突骨大家應該不算很陌生,就兩個字可以形容,很猛,甚至有人說兀突骨武力在呂布之上,但是官方給兀突骨的屬性卻大不如呂布。
兀突骨:統帥78,武力95,智力38,政治45,魅力3。
兀突骨( 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
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漢尺約合現在2.77米),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兀突骨乘騎巨象,頭戴日月狼須帽,身披金珠纓絡,兩肋下露出生鱗甲,眼目中微有光芒。
手下有等軍蠻兵皆使利刀鋼叉,謂之「藤甲軍」。其軍至矮者九尺,面目醜惡,見者皆驚。洞中有一等藤,生於山澗之內,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穿成鎧甲。前胸並後背各用一片,兩臂兩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甚是輕巧,刀劍皆不能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於地;刀砍槍刺,亦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國內有一江桃花水,若別國人飲之盡死,惟烏戈國人飲之倍添精神。
南蠻烏戈國國王,孟獲盟友。身長一丈二尺,以叢林百獸為食,烹象為飯,不吃五穀雜糧。烏戈國毒池中的水蜀軍喝會七竅流血而死,烏戈人喝下不僅不中毒,反倍添精神。他的士兵都穿着反覆曬乾浸油的藤製成的盔甲,輕得能浮在水上,又堅硬得能防住刀箭,他們因而被稱為「藤甲兵」。他因刀箭不入的藤甲而最初對蜀軍取得一些勝利。但諸葛亮指出藤甲可燃,命手下誘兀突骨及其士兵進入圈套,兀突骨及其軍隊全軍覆沒,烏戈人無一倖免。
備註:兀突骨不見於正史,為《三國志通俗演義》虛構人物。
卻說帶來洞主與孟獲曰:「此去東南七百里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手下有等軍,謂之「藤甲軍」。其軍至矮者九尺,面目醜惡,見者皆驚。洞中有一等藤,生於山澗之內,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穿成鎧甲。前胸並後背各用一片,兩臂兩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甚是輕巧,刀劍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若得此兵,擒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孟獲大喜,遂投烏戈國來見兀突骨。其洞無宇舍,皆居土穴之內。孟獲入洞,再拜哀告前事。兀突骨曰:「吾起本洞之兵,與汝報仇。」獲忻然拜謝。於是兀突骨喚兩個為首領兵俘長: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萬兵,皆穿藤甲,離烏戈國望東北而來。行至一江,名桃花水,兩岸有桃樹,歷年落葉於水中,若別國人飲之盡死,惟烏戈國人飲之倍添精神。兀突骨兵至桃葉渡口下寨,以待蜀兵。
卻說孔明令蠻人哨探孟獲消息,回報曰:「孟獲請烏戈國主引三萬藤甲軍,見屯於桃葉渡口。盂獲又在各番集聚蠻兵,並力拒戰。」孔明聽說,提兵大進、直至桃葉渡口,隔岸望見蠻兵不類人型,甚是醜惡;又問土人言說即日桃葉正落,水不可飲。孔明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
次日,烏戈國主引一彪藤甲兵過河來,金鼓大震。魏延引兵出迎,蠻兵捲地而至。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於地;刀砍槍刺,亦不能入。蠻兵皆使利刀鋼叉,蜀兵如何抵當,盡皆敗走。蠻兵不趕而回。魏延復回,趕到桃葉渡口,只見蠻兵帶甲渡水而去;內有睏乏者,將甲脫下,放在水面,卻坐其上渡之。魏延急回大寨來稟孔明,細言其事。孔明請呂凱並土人問之。凱曰:「某素聞蠻兵之後有一烏戈國,極無人倫者也。更有藤甲護身,急切難傷。亦有桃葉惡
第六十八章:南蠻來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