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糧食補充,蒲桃城軍民恢復了元氣,他們收拾物,跟隨郭宋的隊伍一起前往龜茲。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七十餘名婦孺分乘十幾輛大車,所有的士兵都騎着戰馬,其餘馬匹都託運着各種物資,趕着二十餘萬隻羊群,浩浩蕩蕩向東而去。
他們依然是原路向東返回,先到蒲昌海,然後再從蒲昌海沿着赤河西行,雖然比走直線多了近千里路程,但這卻是十分明智之舉。
走直線要穿越茫茫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儘管只是大沙漠邊緣,但依舊路途艱難,關鍵沿途沒有水源,這對驅趕着數十萬頭羊,五千多匹戰馬的唐軍隊伍而言,無異於一條死亡之路。
走曲線雖然遠了七八天的路程,但這條路是沿河而走,有水源保證,在安西,有水源就有生命和希望。
五天後,隊伍繞過了蒲昌海,開始沿着赤河西行,赤河就是今天的塔里木河,又叫孔雀河,儘管在唐朝它也屬於季節性河流,但冬天也並沒有完全斷流,只是水流很小很細,佔據河床一小部分淺淺流淌,不過現在也結了冰,可以直接取冰塊融化燒水,保證了一路上的人畜飲水。
正是因為有充足的糧食保證,一路上雖然行軍辛苦,但大多數蒲桃城的軍民卻氣色一天比一天好,連鄭據也完全康復了,又成為一個驍勇的唐軍將領。
這天下午,唐軍距離漠北綠洲已經不遠,郭宋讓士兵將鄭據找來。
「聽說長史找我」鄭據騎馬飛奔過來。
郭宋笑了笑道「我上次你聽說,吐蕃人佔據了綠洲,你們只能孤守城池,現在我們要穿過綠洲,豈不是走吐蕃人的地盤,會引發衝突嗎」
鄭據躬身道「龜茲這邊大部分綠洲雖然都被吐蕃人佔領,但焉稽鎮附近的綠洲以及龜茲鎮南部沿赤河一帶的綠洲依然屬於龜茲國,我們可以走龜茲國的地盤。」
「除了龜茲外,安西唐軍在哪裏還有駐軍」
「在焉稽、于闐、疏勒三地都有駐軍,人數大概都在一千人左右,龜茲稍微多一點,但也只能三千人。」
「但安西小國都投降了吐蕃,我沒說錯吧」郭宋又問道。
鄭據苦笑一聲道「龜茲國、于闐國、疏勒國這些安西小國早已投降了吐蕃,但他們又不願被吐蕃人同化,才首鼠兩端,繼續挽留唐軍駐軍城內,這是一種很複雜的關係,好像不合理,但一直就這樣存在着,二十幾年來,吐蕃人、吐谷渾人多少次想滅了唐軍,都沒有成功,一方面是唐軍頑強抵抗,另一方面也是安西各小國暗中支持唐軍。」
郭宋點點頭,他現在明白為什麼唐軍兵力偏少,還要分散在焉稽、于闐、疏勒各地,關鍵是唐軍和這些小國形成了共生共存的關係,自己想勸說郭昕把唐軍都撤到敦煌,似乎也不太現實。
隊伍沿着赤河又走了兩天,綠色越來越多,樹林茂盛,隨處可見大片麥田,村落和人口也多了起來,不斷有一群群孩子跑來圍觀這群遠道而來的唐軍。
這天上午,遠處終於出現了一座城池,那就是龜茲城了,安西節度府的駐地,同時也是龜茲國的都城。
楊孝嚴已經先一步去龜茲城通知主帥郭昕,不多時,一支數百人的隊伍從遠處疾奔而至,這是郭昕親自來迎接郭宋的到來。
片刻,大隊騎兵疾奔而至,為首是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身披盔甲,皮膚黝黑,兩鬢斑白,臉上佈滿了滄桑,但一雙目光卻格外的銳利,他身後的士兵大多面黃肌瘦,望着數十萬隻羊,士兵們眼中都露出了熱切的目光。
來人正是郭子儀的侄子郭昕,現任安西四鎮留後,郭重慶再也忍不住,跳下馬上前大哭,「小三叔,你還認識我嗎」
郭昕一驚,只有郭家自己子弟才叫叫他小三叔,他看了看郭重慶,遲疑一下道「你莫非是七郎重慶」
郭昕離開長安,赴任安西已有十五年,那時郭重慶才十五歲,現在郭重慶已經三十歲了,依稀還有一點當年的模樣。
「小三叔,是我啊」郭重慶伏在地上失聲痛哭。
他原本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五歲時被郭昕撿回郭府,郭昕教他練武,兩人感情極深,情同父子,這也是郭子儀讓郭重慶跟隨郭宋去安西的緣故。
郭昕連忙扶起他,「別哭別哭回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