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本無奈道「你這人啊,就是太謙虛。筆神閣 www.bishenge.com正當壯年,自應意氣風,如此暮氣沉沉,倒是叫人倒胃口不過,這幅雖然上佳,但卻缺了一詩句,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說着,他轉向房俊,笑問道「二郎詩名冠絕關中,筆體更是獨樹一幟,不如為此畫題一詩,更添顏色,如何」
馬周也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房俊想了想,便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獻醜吧。不過話說在前頭,若是提的不好毀了這幅畫,可別怨我」
岑文本大笑道「某說賓王太過謙虛不好,卻不料你房二比之賓王還要謙虛整個關中,誰不知道房二郎詩詞雙絕,字體無雙等閒得到一副你的大作,便已價值百金。賓王這幅畫若是得你題詩,必然身價倍增,異日囊中羞澀,拿出來轉賣,也能賣個高價,衣食無憂矣」
房俊失笑道「如此說來,在下豈不是應該請馬兄畫上個幾百幅,然後在下再分別題詩,拿去街上租家店鋪售,大其財」
岑文本好笑的搖搖頭「且不說物以稀為貴,二郎的字即便再好,拿出個幾百幅那也成了爛大街的大白菜單單只說這幾百幅畫,賓王自是畫不出來,而這幾百詩,怕是二郎你也作不出來。」
房俊笑着點頭「幾百有些難度,百八十的,湊湊數還是可以的。」
馬周對房俊不是太了解,不知他這話是玩笑還是謙虛。
房俊拿起筆,心裏捉摸着寫一什麼詩,能對應這幅的主題。
說起來,兩世為人,這還是第一次作為「文豪」給別人題詩題字,這心裏頭頗有一些文化人的小驕傲
既然不能糊弄,那自是應當將畫作與人物相結合,相互輝映,那才能成為經典,一時傳頌,甚至千古流傳。
對於馬周這個人,房俊是很有好感的。前世他就是個官員,對於歷史上的那些以「才幹」著稱的名臣,自是格外。而馬周,堪稱是繼承杜如晦、房玄齡的衣缽,將貞觀盛世繼承揚的關鍵人物。
絕對算得上一代明臣
而史上對其的記載於評價,絕對太過敷衍了事。
馬周其人,幼時即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卻嗜如命,勤讀博學,精、,善,不足二十歲便已經滿腹經綸。武德年間一度出任州助教,但因不理政事而被刺史指責,遂辭官而去。後至汴州,又被縣令羞辱,滿腔壯志不得抒懷,於是整天借酒澆愁,最終離職而奔長安,成為一名「長安漂」
京城居,大不易,來到長安,方知天下之大,生活之艱難。在長安漂流一段時日後,眼看着生存都成了問題,只好硬着頭皮去投靠中郎將常何府上做門客,暫且在長安落戶。
苦心人,天不負,命運之神終於垂青了這位胸懷大志的青年人。
貞觀五年,李二陛下下詔命百官議論國是,就時政得失提出建言,無論文武官員,都得寫出一份奏摺。
這常何乃一介武夫,平素沒讀過多少,字都認不得幾個,如何寫得出此等奏摺於是,便如同朝中大多數武將一般,尋槍手代筆
此時馬周正在常何府上,常何也不捨近求遠了,便讓馬周代寫一篇呈給李世民交差了事。
馬周驚喜不已,如何能放棄這等大好機會自然是絞盡腦汁,施展平生所學,在這篇議論時政的文章中提出二十條建議,寫得頭頭是道,精彩紛呈,對於國事利弊闡述得鞭辟入裏,每一條建議都堪稱時下最完美的方案。
李二陛下看後非常驚詫常何那個大老粗,能寫出如此透徹的文章一問,才知道是常何門客的傑作。李二陛下求賢心切,馬上命人到常何府中請馬周,與這位出身低微的落魂文人交談一番,立生相見恨晚之意,立刻讓馬周到掌管機要的門下省任職,沒過一年即任命他為監察御史,最後官至中令,成為李二陛下的重要謀臣與得力助手,可謂一「折」成名、平步青雲的典範
馬周曾自比商之傅說、周之呂望,對此歐陽修在後評論說馬周的才能不及傅說、呂望,所以後世很少記述他的事跡。但寫下「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太祖,則否定歐陽修的評價,曾批註「傅說、呂望何足道哉,馬周才德,迥乎遠矣。」認為馬周的才德遠在傅說、呂望之上。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