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承認來頓說得很有道理,但對方終究還不是法師,對魔法物品里的門道並不如真正的內行了解得清楚。
就說成本。
以時之塔的一代通訊法器為例,連人工在內的成本也就不到200金幣,而像是在薩維爾領這樣一個典型耐色領地,一般工匠的年收入大概是這的一到五倍。
商人會更高,農民則要低一些,但只要咬咬牙,拿出幾百金幣買一件魔法物品,還是能夠做到的。
而在大夏領,年收入300金幣已經是法律保障的最低收入了,基本不會有比這還低的了,只會更高。
夏多早就計劃着將領地作為時之塔廉價魔法物品的第一輸入市場,為此他才刻意在領地內打造了一個高收入、高消費的經濟體系。
一方面是為了讓領民習慣以金幣為單位的消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讓魔法物品完美嵌入領地經濟體系當中。
而不是像在其他領地那樣成為一種只有施法者群體才消費得起的另類存在。
只有出貨多,才能充分發揮出時之塔的量產優勢,用市場來檢驗產品,以此形成正向循環,推動相關經驗、技術迅速疊代更新。
當然,只靠領地內部市場還是不夠的,驗證產品或許夠了,但想要讓資金流回正,就還需要一個相當規模的外部市場。
為此,夏多選擇了和明水商會合作,將時之塔量產魔法物品銷售到耐色瑞爾各地,乃至精靈世界。
……
除了通過量產降低魔法物品生產成本,在如何提高領民收入上,夏多更多是採用轉移支付的方式。
如,補貼農業以及其他產業,將財富直接轉移給正式領民;
再如,開拓補貼,每一個正式領民在授田時都能領到一筆不菲的金幣補貼或者說工資也可以,其他開拓領地是沒有的,具體數額與開拓期間的立功數量有關。
生孩子也算,並且還能多分到田地呢!
還有就是政務廳主導的領地基礎建設,招募的領民工資都遠超其他領地,或者說其他領地根本就不給錢,那些領民每年都有固定幾個月為領主免費服務。
另外,不同於其他領地幾乎只有少數管理人員,如稅官、文書等,大夏領各部都養着大量的公務人員,管理領地也幾乎事無巨細,不像其他領地那樣粗放。
更別說,軍隊、治安員一類的武裝力量,也有着遠超其他領地的收入。
基本上,夏多的高收入政策已經覆蓋到領地所有人群。
甚至包含還在上學的孩子,只要他們努力學習,在時之塔周考、月考以及年考中取得不錯的名次,家人還在開拓階段的會記功,已經是正式領民的則直接發錢。
截止到目前為止,夏多都沒有聽到過一起時之塔學徒不學好的桉例,每一個都在發奮圖強,為自己或者為家人。
要知道時之塔現在的學徒數量可不少,也將近兩千人呢!
如果放在夏多穿越前,說是一個兩千人的學校,裏面各個都是努力上進的好學生,打死他都不信,但現在,事實就擺在眼前。
當然,他也知道現階段耐色瑞爾的大環境,知識的傳播是如此閉塞,大家都知道知識的寶貴,特別是魔法知識。
底層民眾但凡看到一點希望,哪還不拼盡全力去努力。
等到領地魔法教育普及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出現類似夏多家鄉的那些情況,因為那時的社會已經不是「只有會法術才能有尊嚴」的狀態了。
只要非法師職業能夠得到社會認同以及安全保證,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奔着法師去努力,又或者可以努力方向太多了,專注於一個方向難免會讓人懈怠。
但總的來說,領民的選擇多了,文明才會越發繁榮。
至於魔法的進步,夏多相信一個天才的推動力遠比一百個庸才更有效,當然這是在保證一定的基礎研究人員數量的前提下。
如果沒有一定的研究人員基數,僅靠個別天才,是很難推動魔法與文明一同進步的。
所以夏多才努力推進魔法教育普及,就是為了獲得足夠多的研究人員基數,同時也是為了選拔更優秀的魔法人才。
第1954章 魔法社會